课件编号17724572

小学生主题班会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课件 (共24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班会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5789991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小学生,主题,班会,传承,弘扬,中华民族
  • cover
(课件网)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 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主讲人:XXX 演讲时间:2023年 目 录 壹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贰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因 叁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 民族文化 第壹章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传统文化的内涵 —传统文化的定义— 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道互补为内核 ,还有墨家、法家、名家、释教类、回教类、西学格致类、近代西方文化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实践,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思想文化的的总和,是多种思想和学说之间相互交流融合、同其他文化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化。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思想文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历史形态。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为基本内核。经历了以下几个历史阶段。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两汉经学兴盛 魏晋南北朝玄学 魏晋南北朝玄学 宋明理学发展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仁”的核心,是“爱人”。孔子最早以“爱人”解释“仁”,他把“爱亲”规定为“仁”的本始,由“爱亲”推广到“爱人”,到“泛爱众”,即对他人应该同情、关心和爱护。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爱”思想,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仁者,人也”,“仁爱”就是由己推人,由内而外,由近及远。墨家主张“兼爱”,与“仁爱”具有相通之处。 “兼爱”的要求,就是“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其理想境界是“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讲 仁 爱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Ⅱ.重民本 民本,就是政治要“以民为本”。大略而言,这话包含两层意思。 一层意思,我们可以叫作“民利”,即治理国家、处理政事的最终目的不是别的,而是天下百姓的利益、福祉。 另一层意思,我们可以叫作“民意”,就是在治理国家、处理政事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天下百姓的意愿、意见。可见,民本既规定了施政的出发点或归宿,也规定了施政的指导方针。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Ⅲ.守诚信 诚信,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论语》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信被列为孔子“四教”之一。 人无信不立,社会缺乏诚信,社会生活就会大乱。在现代社会,诚信构成现代社会合作和社会生活的伦理基础。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Ⅳ.崇正义 “正义”,即中华传统美德强调的“义”,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精蕴,是传统核心价值观对人生的终极目标和根本价值的思考与追求。中华传统美德把“正义”看作人的根本价值追求,即人的立身之本和基本道德规范,基本的涵义是判断是非、辨别善恶的标准,是人之为人的根据。 “正义”深深地融入了中华民族的价值体系和道德体系之中。赋予“义”以新的时代内涵,就是正气、平等和奉献,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平等、公正”等价值理念相承接。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正义”,即中华传统美德强调的“义”,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精蕴,是传统核心价值观对人生的终极目标和根本价值的思考与追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