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762611

浙教版(2023)信息科技四上 第6课 数据整理 教案

日期:2024-06-24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1次 大小:14989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版,2023,信息,科技,6课,数据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2023)信息科技四上 第6课 数据整理 浙教版(2023)信息科技四上 第6课 数据整理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四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安排了“初识电子表格软件“制作汇总表“整理并复制数据“三块内容,响应课程标准中“在对简单问题的分析过程中,使用数字化工具组织并呈现收集的数据,借助可视化方式表示数据之间的关系以支撑自己的观点”的内容要求。本课设置练习“分类整理并制作相应的数据汇总表”的目的是检测学生对使用电子表格软件整理数据这一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而培养学生针对收集的原始数据分类整理的能力。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与使用电子表格软件,了解其相关功能。 通过实践尝试,制作汇总表。 通过对比分析,感受不同形式组织数据的差异。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阶段的学习,认识了数据的呈现形式,了解并且能解释数据的作用与价值,了解威胁数据安全的因素,能在学习、生活中采用常见的防护措施保护数据,掌握基本的数据获取方式,能通过制作调查问卷获取数据。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功能;制作汇总表;感受不同形式组织数据的差异。 教学难点:根据研究需要,设计形式适当的汇总表。 教学准备 网络教室,电子教材,浏览器,电子表格软件,问卷调查数据 教学实施过程 情境导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视频导入,引出问题,组织讨论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和图片,对比两种数据表达形式(文字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后发表自己的观点。观看视频,结合视频引导学生小结:使用表格来表达数据更加清晰直观。 引出主题,提出目标根据数据分析的需求,原始数据往往要进行整理。电子表格软件的出现帮助人们解决了数据整理、分析的难题。提出本节课目标:认识电子表格,制作数据汇总表。 学生观看视频,交流讨论分享思考不同形式的差异,对比分析。 创设情境,引导观察比对,发现不同,寻找差异。 教学活动一 数据获取的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图片,教师介绍:电子表格软件的工作界面一般由选项卡、功能区、行标、列标、工作区、单元格、名称框等部分组成。 实践探究:打开wps软件,自主摸索认识各功能区,小组相互交流各功能区的作用。 引导学生根据小组讨论交流的成果进行汇报,其他人补充。 学生小结:选项卡表示各项功能菜单;功能区有各种不同工具功能的图标;名称框为当前所在单元格的名称(包括列标和行标);单元格是表格的一个格子;工作区是制作表格的区域。 观察图片,听教师介绍各区域名称 实践探究,小组合作,摸索各功能区的作用,相互交流分享,最终形成成果汇报 在实践中自行探究,摸索功能,在交流中相互分享,扩充知识 教学活动二 制作汇总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播放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上节课收集的问卷数据如何用电子表格进行汇总和处理;学习制作汇总表的标题的步骤。 2.引导学生讨论思考总结:选中单元格,在单元格中输入表格的标题,可以使用“合并居中”按钮可以合并标题区域单元格可以让标题更美观。 3.播放视频:引导学生学习制作汇总表内容的方法。 4.引导学生思考后小结:输入表格内的文字信息,如果显示不全,可以调整单元格的宽度 5.动手实践: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数字设备使用时间汇总表,填写标题和内容。教师巡视,协助,引导小组互助 6.组织小组展示表格,说一说使用电子表格工具制作表格的经验技巧。 观看视频,学习表格制作过程 总结操作步骤 观看视频,总结内容输入和宽度调整操作动手实践,完成表格标题和内容填写制作 微课学习,快速掌握操作技能,总结经验 合作实践,动手操作,相互帮助,掌握技巧 教学活动三 整理并复制数据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观看视频,思考数据在复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