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马克思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知人论世 文章结构 思想内涵 现实意义 实践应用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目 录 知人论世 01 作品介绍 标题: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创作年代:1835年 作者:卡尔·马克思 作品体裁:散文 作者介绍 卡尔·亨利希·马克思(1818—1883),德国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他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是近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发起人之一。马克思最广为人知的哲学理论是他对于人类历史进程中阶级斗争的分析,他认为这几千年来,人类发展史上最大矛盾与问题就在于不同阶级的利益掠夺与斗争,依据历史唯物论大胆而科学地预测资本主义终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 。 1835年秋天,马克思和他的同学就要毕业,面临着升学和就业的问题,大家都在考虑自己的前途。有的人希望成为诗人、科学家或哲学家,献身文艺和学术事业;有的人打算充当教士或牧师,幻想天堂的幸福;有的人则羡慕资产者的豪华生活,把舒适享乐作为自己的理想。 马克思与其他同学的想法不同,他没有考虑选择哪种具体职业,而是把这个问题提高到对社会的认识和对生活的态度上加以考虑和回答。 创作背景 19世纪初,德国处于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统治的黑暗时期。 马克思在中学毕业时,面临着选择职业的重大时刻。 为了指导青年人正确选择职业,他写下了这篇散文。 创作背景 文学地位 对后世的文学、哲学和社会科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被广泛选入大学语文教材和推荐阅读书目中 是马克思的早期作品之一,表现出他对社会的深刻观察和思考 文章结构 02 文章主题 帮助青年人正确选择职业 强调选择职业应考虑的内外因素 提出选择职业应将个人兴趣与人类幸福相结合 文章思路 三(20-21)提出观点,同时也是马克思对自身选择职业的考虑与宣誓。 二(12-19)阐明选择职业的原则和标准。 一(1-10)分析影响选择职业的因素。 文本分析 1.指出大多数青年择业时常犯的通病。 2.应该怎么办? 一(1-10)分析影响选择职业的因素。 虚荣心、名利———失去理智 俗世社会———失去自我 职业美化———幻想、自我麻醉 听取父母的意见和忠告。 总结: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仍然爱它,并觉得自己真正适合它,就应该选择它。进一步阐明选择职业时应考虑的客观因素,即自己的社会关系、个人体质、能力等。 文本分析 二(12-19)阐明选择职业的原则和标准。 第12段,过渡段(怎样选择职业———选择怎样的职业) 不为兴趣、激情、虚荣心左右 采取严肃的态度 坚持一定的原则 方法的考虑 职业价值的追求 有尊严 深信正确 能为人类服务提供广阔的场所 臻于完美的境界 内涵 特点 重要性 总结:从事真理的研究的职业,能够使具有才干的人幸福,提高尊严。 文本分析 三(20-21)提出观点,同时也是马克思对自身选择职业的考虑与宣誓。 一个人如果仅仅从利己主义的原则出发,只考虑如何满足个人的欲望,虽然也有可能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但是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也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一个人只有选择为人类服务的职业,只有为人类最大多数人的幸福而工作,才是高尚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才有不可摧毁的精神力量。 议论文:思考缜密, 推理严谨。 写法分析 语 言:严谨生动, 富有情感。 情 感:态度鲜明, 情感浓烈。 思想内涵 03 个人兴趣与职业匹配 马克思认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个人价值。 职业目标与社会需求 马克思强调,青年应该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发展来确定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