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932210

5.1.4 鱼 导学案(共两课时)(表格式无答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4-06-05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63次 大小:2978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5.1.4,导学案,课时,格式,答案,人教
    课题 鱼(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说出运动和呼吸的关系。 2. 通过观察鱼口及鱼鳃的活动方式、通过探究流入流出鱼体的水成分的改变、通过观察 鱼鳃及鱼循环系统的结构,解释鱼鳃适合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的原因,认同结构与功能相 适应的生命观念。 3. 通过辨识几种似鱼非鱼的生物的特征,区别鱼与其他类似的动物。 4. 通过观察和分析一系列资料,或参与保护鱼类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活动,形成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认识。 课前学习任务 1. 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的过程。 2. 呼吸运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运动与呼吸的关系:呼吸可以从外界获取 ,参与组织细胞的 作用,为运动 等生命活动提供 。 【学习任务二】 鱼是如何呼吸的? 问题一: 口和鳃盖后沿是( ) A. 同时张合 B.交替张合 问题二:从鱼口流入的水和从鳃盖后沿流出的水,溶解的气体成分会发生什么变化? 溶解的 会增多, 会减少。 问题三:鳃盖内有什么结构?这样的结构为什么能实现水中气体成分的改变? 鳃盖内有 。 鳃丝呈 色,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 与鳃进行气体交换。 鳃丝多而细,增大了 面积,有利于 与鳃进行气体交换。 问题四:为什么鱼几乎只能生活在水中? 鱼离开水后,鳃丝 ( 异常),减小了与 的接触面积,影响了 ( 异常)。 【学习任务三】 小结———鱼的特征 1. 生活环境 中。 2. 运动 产生动力 摆动; 协调。 减小阻力 型; 体表 和 。 3. 呼吸 用 呼吸。 推荐的学习资源 1.高等教育-出卷网-《动物学》。 2.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国家地理动物大百科:鱼类》。课题 鱼(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通过观察和比较, 说出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区别及主要类群。 2. 能够说出代表性的鱼类名称。 3. 通过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总结出鱼类通过流线型的体型以及体表鳞片、黏液减少运动 阻力, 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4. 通过观察和比较, 概述鱼类的尾部、躯干部肌肉与鱼鳍在运动过程中发挥的不同作用。 课前学习任务 1.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及特征。 2. 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根据体内有无 ,可以把动物分为两大类: :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 :包括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哺乳动物等。 脊柱的作用是: 、 。 【学习任务二】 鱼的运动需要多个结构共同完成。其中, 、 为运动提供动力, 、 可以减小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 推荐的学习资源 1.高等教育-出卷网-《动物学》。 2.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国家地理动物大百科:鱼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