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069685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科学7 玩磁铁(教案)

日期:2025-09-1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8次 大小:205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青岛,一年级,上册,科学,磁铁,教案
  • cover
教案: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玩磁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磁铁,知道磁铁可以吸引铁制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学生能够探究磁铁的性质,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对磁铁产生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磁铁,知道磁铁可以吸引铁制品。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探究磁铁的性质,提高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磁铁、铁钉、回形针、纸片、玻璃球、铜钥匙、塑料尺等材料;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课前观察生活中哪些物品上有磁铁。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播放一段磁铁玩具的视频,引起学生的注意。 教师:同学们,你们玩过这样的磁铁玩具吗? 学生:玩过/没有玩过。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玩磁铁,探索磁铁的奥秘。 2.认识磁铁 教师出示各种形状的磁铁,让学生观察。 教师:同学们,这是什么? 学生:磁铁。 教师:你们知道磁铁有哪些形状吗? 学生观察并回答。 教师:磁铁有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等形状。 教师: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铁吗?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磁铁在生活中有很多用途,比如门吸、磁性玩具、指南针等。 3.探究磁铁的性质 (1)磁铁能吸什么 教师出示各种材料,如铁钉、回形针、纸片、玻璃球、铜钥匙、塑料尺等。 教师:同学们,你们猜一猜,磁铁能吸住这些材料中的哪些呢? 学生猜测并记录下来。 教师让学生用磁铁一一去吸这些材料,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教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磁铁能吸住铁钉、回形针等铁制品,不能吸住纸片、玻璃球、铜钥匙、塑料尺等非铁制品。 教师:对,磁铁能吸住铁制品,这就是磁铁的性质之一。 (2)磁极的相互作用 教师出示两块条形磁铁,让学生观察。 教师:同学们,这两块磁铁有什么不同? 学生:一块磁铁的两端分别标有“N”和“S”,另一块磁铁没有标记。 教师:“N”和“S”是磁铁的两极,分别叫做南极和北极。两块磁铁的南极和南极、北极和北极靠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两块磁铁的南极和北极靠近时,又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学生猜测并记录下来。 教师让学生用两块磁铁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教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两块磁铁的南极和南极、北极和北极靠近时,会互相排斥;南极和北极靠近时,会互相吸引。 教师:对,磁极之间具有相互作用,这也是磁铁的性质之一。 4.拓展活动 教师让学生尝试用磁铁吸起更多的铁制品,并观察磁铁在不同的环境下是否会失去磁性。 教师:同学们,你们还能用磁铁吸起哪些铁制品呢? 学生尝试用磁铁吸起更多的铁制品。 教师:同学们,如果把磁铁放在火上烤,或者放在水里浸泡,磁铁会失去磁性吗? 学生猜测并记录下来。 教师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教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磁铁在火上烤或者放在水里浸泡后,仍然具有磁性。 教师:对,磁铁的磁性不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轻易失去。 5.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玩了磁铁,知道了磁铁能吸住铁制品,磁极之间具有相互作用,而且磁铁的磁性不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轻易失去。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继续观察和探索磁铁的奥秘。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磁铁,并记录下来。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学习科学知识。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在实验环节,教师要注意安全问题,确保学生的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