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091385

1.2 离子反应(第1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共21张PPT)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8次 大小:364048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1张,必修,2019,人教,PPT,离子
  • cover
(课件网) 初中所学酸与金属、盐与金属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酸与碱、盐与酸、盐与碱、盐与盐之间的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离子的交换)。 酸、碱、盐溶于水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水溶液中的这些物质之间的反应有什么特点? 组织建设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1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一、电解质的电离 1.物质的导电性实验探究【实验1-2】 (1)实验操作将如图装置中的样品依次更换为NaCl固体、KNO3固体、蒸馏水、NaCl溶液、KNO3溶液。 (2)实验现象及结论 样品 干燥的NaCl固体 干燥的KNO3固体 蒸馏水 NaCl溶液 KNO3溶液 现象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结论 干燥的NaCl固体_____ 干燥的KNO3固体_____ 蒸馏水 _____ NaCl溶液_____ KNO3溶液_____ 灯泡不亮 灯泡不亮 灯泡不亮 灯泡亮 灯泡亮 不导电 不导电 不导电 导电 导电 2.物质导电的原因探究 (1)物质导电的原因:具有能_____、_____的粒子。 (2)化合物(以NaCl为例)导电的原因。 NaCl固体 NaCl溶液 熔融NaCl 含有微粒 Na+、Cl- 水合钠离子、水合氯离子 Na+、Cl- 微粒能否 自由移动 ___ ___ ___ 能自由移 动的原因 在水分子作用下Na+、Cl-脱离NaCl固体的表面 受热熔化时,离子运动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克服了离子间的作用 【结论】化合物能导电的状态为_____或_____。 自由移动 带电荷 溶液 否 能 能 熔融状态 3.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常见电解质 酸,如HCl、H2SO4、HNO3、CH3COOH、H2CO3等 碱,如NaOH、Ba(OH)2、NH3·H2O 盐,如NaCl、Na2SO4、BaSO4等 活泼金属氧化物,如Na2O等 水 【思考】物质能够导电的原因是什么? 金属: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 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思考】 NaCl固体不导电的原因, NaCl溶液为什么能导电? 在通电的作用下,自由移动电子或离子定向移动,则产生了电流 NaCl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的示意图 深度思考 判断题: 铜能够导电,所以是电解质; 氯化钠的水溶液能够导电,所以食盐水是电解质; 盐酸是电解质 硫酸是电解质 剖析电解质定义中的关键词: (1)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不属于化合物,所以不是电解质。 (×) (×) (×):因为盐酸是混合物,只能说氯化氢是电解质。 (√):硫酸是纯净物 (2)或:两个条件满足其一即可; 判断: 固体氯化钠不导电,所以氯化钠不是电解质; NaCl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所以NaCl是电解质; 液态HCl不导电,所以HCl不是电解质; BaSO4难溶于水,其水溶液不导电,所以BaSO4不是电解质; (×) ( √ ) (×) (×) 剖析电解质定义中的关键词: 深度思考 (3)熔融:对于各种状态的物质,熔融的含义不同 对于常温下是固体的物质(如NaCl,KNO3),熔融态就是指加热至熔化的状态; 对于常温下是液体的物质(如酒精,硫酸),熔融态是指纯液态的状态; 对于常温下是气体的物质(如HCl,NH3),熔融态是指气体液化后的形式。 剖析电解质定义中的关键词: 深度思考 剖析电解质定义中的关键词: 判断:CO2是不是电解质? CO2不属于电解质。因为CO2溶于水后导电的物质已经不是CO2而是碳酸。 (4)导电是指自身能够导电,而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才导电。 类似的物质还包括SO2,SO3,NO2,NH3 SO2+H2O=H2SO3; SO3+H2O=H2SO4 3NO2+H2O=2HNO3+NO; NH3+H2O=NH3·H2O 深度思考 判断电解质的思维流程 思维建模 4.非电解质 (1)非电解质也必须是化合物 判断:氢气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所以氢气是非电解质 (2)“和” 判断:酒精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所以酒精是非电解质 (×) ( √ ) 物质类别:(1)非金属氧化物,如CO2、S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