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教案(教学设计)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专题二:快乐交往沟通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 课时安排 4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人际交往的意义、特点及类型,理解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了解人际关系障碍的类型及调适方法。 技能目标:掌握基本的人际交往原则、能结合实际生活运用人际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增强自我人际交往能力。 自我认知情感体验目标:分析自己的人际交往特点及人际关系现状,完善自我人际关系,树立健康、积极的交友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人际交往心理效应、人际交往影响因素,掌握大学生人际交往原则及技 巧。 难点:合理运用人际交往技巧调适人际关系。 授课类型:理论课□√ 活动体验课□√ 其它□ 教学方式:讲授□√ 讨论□√ 活动体验□√ 其他□ 教学资源: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像□√ 其他□√ 第一次课(理论课) 教学过程与内容: 导入(5分钟) 案例:灼人的嫉妒之火? 分析:林同学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提问:为什么要进行人际交往? 教授新课(83分钟) 一、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交往的含义 人际交往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通过信息传递、情感交流、思想沟通和物质交换等方 式所进行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互动过程。换句话说,人际交往是人们为了彼此 传达思想、交换意见、沟通感情、满足需要等目的,运用语言、行为等方式而进行 的相互联系的心理活动过程。 (二)人际交往的意义 通过学生讨论分享和教师引导得出人际交往意义。 1、信息获取 举例说明 2、完善自我意识 举例说明 3、自我表现 举例说明 4、激励自我 举例说明 身心保健 举例说明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因素 (一)人际吸引 活动:画一个内圈写上“我的特质”,再画一个外圈写上你重要的朋友。 讨论分享:你身上有哪些被人喜欢的特点?别人身上的哪些特点吸引你?选出小 组认为最具有吸引力的一个特点,并说明理由。 要点讲授: 1.时空的接近性 方便、熟识、接近的力量 2.外貌吸引力 呈现美照和丑照,让学生在对比中感知外貌吸引力。 3.相似性与互补性 相似性: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相似的方面:年龄、经历、社会背景、地位、兴 趣、爱好、信念、价值观等(每个可举例说明) 互补性:需要的互补、社会角色的互补、人格某些特征的互补 活动:回想一下你与朋友之间有多少相似/共同之处? 4.人格 小组讨论受欢迎的品质、不受欢迎的品质有哪些? 5.沟通能力 如何好好说话?引入非暴力沟通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举例说明如何进行非暴力沟通。 活动:你觉得在生活中能做点什么比较容易的改变,来增加自己的人际吸引?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原则及技巧 (一)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 1、首因效应 案例解释概念、良好第一印象的制造方法 2、近因效应 有限时间内呈现若干数字让学生回忆,直观了解近因效应;近因效应的启示。 3、晕轮效应 案例、晕轮效应启示。 4、刻板印象 概念及启示 5、投射效应 相同投射、情感投射、愿望投射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原则 1、尊重 2、真诚 3、宽容 4、互利合作 5、平等 6、信用 四、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及调适 (一)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 1、自卑 案例分析 2、嫉妒 案例分析 3、猜疑 案例分析 4、害羞 案例分析 5、自负 案例分析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调适 1、树立科学的交往价值观 2、克服社会认知偏差 3、培养良好的品格 (三)善用人际交往策略 记住对方的名字 学会赞美别人 善于沟通倾听 谈论对方感兴趣的话题 学会说感谢的话 适度的自我暴露 请对方帮小忙 避免无谓的争论 课堂小结: 人是社会性动物,人最重要的属性是社会属性。正如马克思所言:“人的本质不是 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