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196733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2023-2024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复习学案(含解析)

日期:2024-11-28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54次 大小:8599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第六,解析,习学,上册,九年级
  • cover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灭火方法的分析,从化学反应角度认识燃烧和灭火的原理;通过对氢气燃烧和爆炸的实验探究,了解爆炸的原理及防范爆炸的措施。 2.通过对乙炔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条件的探究,知道控制燃烧的条件就能达到促进燃烧和防火、灭火的目的。 3.通过对燃烧条件的学习,认识到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4.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重要自然资源,通过对煤和石油综合利用的化学工业原理的了解,认识化学在解决人类资源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资源意识。 5.了解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及含量变化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认识保护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6.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初步学习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7.培养分析、加工处理图片信息的能力。 【单元思维导图】 【单元知识梳理】 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 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 (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 三者缺一不可 灭火的原理 (1)清除或隔离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满足一个条件即可 影响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 (1)可燃物的性质 (2)氧气的浓度 (3)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注意: ①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降低温度灭火,改变的是温度,不是物质的着火点。 ②有些燃烧反应不一定需要氧气参加,如金属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因此金属镁燃烧时,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来灭火。 ③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含量(浓度)———爆炸极限时,遇到火源才会发生爆炸,未达到爆炸极限时遇火源不会爆炸 2、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燃烧、化学爆炸、缓慢氧化的比较 概念 发生条件 防范措施 燃烧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可燃物; 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温度达到着火点 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空气或氧气;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化学爆炸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急剧燃烧,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可燃物的含量在爆炸极限范围内;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严禁烟火 缓慢氧化 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 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2)燃烧、爆炸的安全知识 ①点燃可燃性气体(CO、H2、CH4等)之前,一定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防止发生爆炸; ②面粉厂、加油站等区域必须张贴严禁烟火和禁止吸烟的标志; ③煤气泄漏需要立即关闭阀门并打开窗户通风(不能打电话或打开排气扇); ④燃气热水器应安装在浴室外通风处,以防止CO中毒。 (3)认识几种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3、火灾自救措施 (1)迅速找到安全通道 (2)发生火灾时,要匍匐前进。 (3)房间内发生火灾时不能随便开门、开窗,开门、开窗会增加氧气的量,使火势更加凶猛。 (4)发生火灾时,产生的大量烟尘会使人窒息。因此最好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着墙壁跑离着火区 (5)若在山林中遇到火灾,应逆风而跑,因为顺着风更易被烧伤和发生危险。 燃料、能源和环境 1、能源及其分类 (1)三大化石燃料 煤 石油 天然气 形成 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 元素组成 主要含C; 少量:H、N、S、O等 主要含C、H; 少量:N、S、O 主要含C、H 类别 混合物(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 混合物(多种有机物) 混合物(主要成分是CH4) 形态 黑色固体,有光泽,无固定的熔点、沸点,具有可燃性 黏稠液体,黑色或棕色,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无固定的熔点、沸点 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综合利用 煤隔绝空气加强热,经干馏(化学变化)可得到焦炭、煤焦油、煤气等 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