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196942

第2课 家乡美 故乡是北京 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人音版四年级上册

日期:2025-04-04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7次 大小:218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课,家乡,故乡,北京,教学设计,小学
  • cover
《故乡是北京》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戏歌(一种把戏曲唱腔和通俗歌曲结合起来的艺术形式)倾吐了生长于北京的人们对乡士怀恋的情绪。歌曲的旋律吸取了京剧和京韵大鼓的音乐素材,赋予了歌曲浓郁、鲜明的地方色彩。歌曲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含三个乐句,各句中的节奏都先紧后松,在长音上加入伴奏,这正是戏曲音乐的特点。前两句的旋律平稳,第三乐句句幅扩展,音调先抑后扬,以五度大跳将旋律推到“3”的长音上,以激动的感情表达了对故土的热爱。第二部分速度增快,节奏紧凑,以念白式的音调、“一板一眼”的节奏,唱出了北京的古迹新貌。在唱到最能勾起乡情的事物一“四合院”、“家常饼”时,旋律在较低的音区中平稳舒畅,使人感到亲切、自然,但尾句在半拍休止后作五度跳进,使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在京剧特殊唱腔一一甩腔的演唱中喷涌而出。最后一部分的音乐、歌词是第一部分的再现,但节奏扩展倍,酣畅淋漓地表达了对故乡北京的深情。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戏歌《故乡是北京》这首歌,感受戏歌中的京腔京韵,体会作曲家对自己故乡的依恋之情。 2.通过模仿趣味甩腔,律动“一板一眼”的节奏,歌词中“十字句”的反复朗读以及京胡的拉弓演奏活动中,使学生了 解戏歌的基本知识。 3.在聆听中感悟京韵,在教学活动中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 1.在问好、听辩、律动与模唱中体验京剧唱腔中———甩腔的韵味。 2.通过聆听和律动等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走进戏歌。 3.在趣味性的学唱戏歌中感悟故乡情,领悟这首戏歌的京韵。 教学难点: 在聆听与对比中体验京剧的板腔体戏曲音乐风格。 2.通过欣赏《故乡是北京》形成对戏歌这一艺术形式的初步认识. 教学用具: 课件、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甩腔问好! 师:今天我想请大家模仿老师的语调和我问好, 【设计意图:用京剧唱腔中最有特点的甩腔设计师生问好的方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2:寻腔问源师,这么有趣的问好方式其实老师是从京剧中模仿来的,对于京剧你们有什么了解吗? 【设计意图:铺垫戏歌《故乡是北京》】 活动3:【讲授】走进戏歌 师:是啊,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这个剧的学问博大精深。今天老师带来一首歌曲《故乡是北京》,请同学们仔细聆听这首歌曲有什么特别之处? 预设生:戏曲唱腔 师:这首歌曲将传统戏曲和通俗歌曲结合起来,既有传统戏曲的韵味又有通俗歌曲的亲切自然,我们把这种类型的歌曲称为戏歌。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仔细聆听歌曲B部分,你觉得歌曲中哪一句京剧韵味最浓厚,可以举手示意。 师:同学们,你们真棒!都能听出来。歌曲中有两处旋律拖了很唱的音,尤其是这一句,请同学们观察谱面,说说你们的发现。 生:一字多音。 师:一句唱词唱完之后,旋律仍然进行,我们把这种演唱方式称为拖腔。你们能跟随老师画出它的旋律线吗 生: 师:这个“情”字唱下来可真不容易,请同学们跟随歌曲尝试一边小声跟唱,一边画旋律线。 师:歌曲B部分还有一件最能体现京味的乐器,你知道是什么吗? 师:对了,是京胡,它的音色高亢尖利。 师:歌曲中都唱到了北京的哪些景物?一起听听看。 生: 师:噢!原来都是北京的名胜古迹啊,比如同学们提到的天坛、北海,卢沟桥上形态各异的狮子,这些地名光听着都让人觉得亲切。 师:我想邀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当一回北京小戏迷,我们一边打着板,一边用京剧中念白的方式读一读歌词。 师:我发现我们的小戏迷都想跃跃欲试了,B部分歌曲有没有你们想尝试演唱的旋律呢? 生: 师:你们真厉害啊!学的有模有样,戏曲就是通过师傅对徒弟“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承至今,像“梅兰芳、程砚秋”这些名角都是基于师傅的经验传承。接下来,让我们对比B部分歌曲,听一听歌曲A部分在速度上有什么不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