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200405

第七章 生命诚可贵 第二节 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 课件(共21张PPT) 《心理健康教育》(高教版)

日期:2025-10-03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39626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七,课件,高教,心理健康教育,PPT,21张
  • cover
(课件网) 第二节 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 1. 案例导读 案例 学生小刘是一所师范大学大二的学生,今年新学期开学整日闷闷不乐,情绪低落,上课听不进去老师讲授的内容,回到宿舍常常坐着发呆。晚上又辗转反侧,彻夜不眠。不仅自己生活严重失常,还影响到同宿舍其他同学的生活与学习。 辅导员通过与小刘同学谈话,对他的情况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小刘来自云南省的贫困山区,家里共六口人,他伯父是聋哑人,由其父母照料,弟弟瘫痪在床,妹妹在上高中,母亲务农,家里经济来源靠父亲在建筑工地做泥瓦工所得。2017年8月初,他父亲突患重病,家里积蓄花光还借了外债,父亲病情不知何日好转,妹妹又面临辍学,这是小刘的几个心结。为此他吃不下,睡不着,上课更是无心听讲,是继续上学还是打工挣钱,这些问题困扰、影响着他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1. 案例导读 案例分析 这是一起典犁的因突发事故引起的家庭贫困而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危机的事件。危机是指面临突然或者重大生活事件(如亲人亡故、突发威胁生命的疾病、灾难等)时,个体又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的方法来解决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 小刘同学经历种种问题,内心处于紧张状态,无所适从,心理产生了不平衡,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为此,我们要给小刘思想上去解脱压力,提供经济上的解决办法,进行励志教育,鼓励小刘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给他希望,并指出新的方向。 2. 心理课堂 一、转变教育观念,增强自杀危机干预理念 1.要确立“自杀预防,人人有责”的理念。 预防自杀及其他恶性事件的发生应成为高等院校,尤其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部门、学生心理咨询机构的重要工作之一。因为自杀是“一种不必要的死亡”,尽管自杀在大学生总体中只占极少的比例,但由于自杀的不可逆性,它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的后果和创伤十分惨痛,而且会严重干扰学生的正常教学秩序,引起法律纠纷,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开展自杀预防工作是必要的。 2. 心理课堂 一、转变教育观念,增强自杀危机干预理念 2.要确定“自杀,一个都太多”的意识。尽管大学生自杀的人数只是全体大学生中的极少数,但由于大学生自杀不仅对其个人、家庭带来重大损失和心理压力,还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如自杀群聚现象、模仿性自杀行为等),以及对其他大学生造成负面作用,给学校可能带来不良声誉等,所以我们要确立“自杀,一个都太多”的意识,防止任何一个可能的自杀事件发生。 2. 心理课堂 一、转变教育观念,增强自杀危机干预理念 3.要确立“预防自杀,可以作为”的意识。同时尽管大学生自杀的原因较复杂,自杀现象似乎难以预防,但一般而言大学生自杀行为的背后都有规律可循的,所以大学生自杀预防具有可能性。当然,这种可能性建立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基础之上。就高校而言,有效的自杀预防,必须使高校所有教育工作者都确立“预防自杀,可以作为”的意识,并学习有关的预防知识。 2. 心理课堂 二、重视生命安全教育 生命教育是以关怀生命为中心的教育,培养学生保持个人理智、情感、意志和身体平衡发展,建立自己与他人互相尊重关系,从而提升对生命价值的认识,梳理正确的生命观。 学生在追求科学知识的同时,要意识到生命的宝贵性和无限可能性,从而懂得珍爱生命,认识到生命的真正意义所在,从而为自己和社会创造其生命所应该实现的价值。 2. 心理课堂 三、建立大学生同辈人群间的人际互动群体 人的生活从根本上说是群体的生活,与他人没有任何联系的个人是无法生存的,个人总要通过加入各种群体才能参与社会生活。 在大学中,同学都来自祖国的各个地方,大家在语言和性格上都有沟通障碍,这造成大家彼此就算是同一个班级的人也不太熟悉的局面。同学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