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雪花的快乐 徐志摩 学习目标 感受徐志摩诗歌语言之美 感受诗歌中雪花的快乐情感 学习重点和难点 体会徐志摩诗歌语言之美 诗歌中“她”这一意象的象征 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7年—1931年),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 走近作者 1921年赴英国留学,在剑桥大学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23年成立新月社。历任北京大学、光华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等院校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代表诗集有《再别康桥》《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等。 新月派坚持诗歌“三美”主张,即“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徐志摩的人格魅力 人家说志摩的为人只是不经意的浪漫,志摩的诗全是抒情诗,这断语从不认识他的人听来可以说很公平,从他朋友们看来实在是对不起他。志摩是个很古怪的人,浪漫固然,但他人格里最精华的却是他对人的同情,和蔼,和优容;没有一个人,他对他不和蔼,没有一种人,他不能优容,没有一种的情感,他绝对地不能表同情。 写作背景 1924年诗人徐志摩爱恋上了富有才情的陆小曼,同年底,1924年12月30日创作了诗歌《雪花的快乐》,诗人借以雪花自喻,借雪花的纯洁,飘逸,潇洒,自由,抒唱出诗人对爱与美的追求。 课前导语 徐志摩的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且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齐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因此,我们在欣赏徐志摩诗歌时,一定要注意发挥想象! 整体感知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地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地,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在徐志摩的诗中,爱情诗是他全部诗作中最有特色的部分,这些爱情诗抒唱了他对爱与美的追求。在此诗中,诗人又进一步把它作了升华,既把对爱情的追求与改变现实社会的理想联系在一起,包含着反封建伦理道德、要求个体解放的积极因素,热烈而清新,真挚而自然,真切地表达了诗人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体验升华 1、从哪里可以看出雪花充满了快乐呢? 从哪里可以看出雪花充满了快乐呢? 轻快的 2、到底什么才是雪花快乐的根源呢? 3、有人说诗歌的语言要简练,那么我们能不能直接从第一句“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直接连接到最后一小节? 4、可以把诗题中“假如”二字去掉吗? 写作特色: 写作特色: 课堂总结 你还读过哪些徐志摩的诗歌作品,请你对比谈谈,感受其诗歌作品如何体现“三美”? 思考与练习 《再别康桥》 《偶然》 推荐阅读 谢 谢 观 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