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5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 相交线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对顶角的概念; 2.掌握对顶角的性质,并能运用它的性质进行角的运算及一 些实际问题.(重点、难点) 观察下列图片,说一说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情境引入 问题 剪刀剪东西的过程中,∠AOC和∠BOD这两个角的位置保持怎样的关系? A O C B D ∠AOC和∠BOD有公共顶点,且∠AOC的两边分别是∠BOD两边的反向延长线. 对顶角的概念 一 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1和∠3有公共顶点O,并且它们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2和∠4也是对顶角. 对顶角: A O C B D 1 3 2 4 总结归纳 判断下列各图中∠1和∠2是否为对顶角,并说明理由?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 × × × × × 练一练 请你猜一猜,剪刀剪东西的过程中,∠AOC和∠BOD这两个角的大小保持怎样的关系? 对顶角的性质 二 A O C B D 动手并思考: 用量角器量一量课本P160页图5.1.2中∠1和∠3的度数,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你能说明具有这种关系的道理吗? 如图,由∠1+∠2=180°, ∠2+∠3=180°, 可得∠1=∠3. 对顶角相等 A O C B D 1 3 2 4 例 如图,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中,已知 ∠1=30°,那么∠2、∠3和∠4各等于多少度 解: ∵ ∠1 与∠2互补,(已知) ∴ ∠2=180°-∠1=180°-30°=150°. (互补的定义) ∵ ∠1与∠3, ∠2与∠4分别是对顶角,(已知) ∴ ∠3=∠1=30°, (对顶角相等) ∠4=∠2=150°. (对顶角相等) 典例精析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对顶角相等 ②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③不是对顶角的两个角就不相等 ④不相等的角不是对顶角 A.1个 B.2个 C.3个 D.0个 B 当堂练习 2.要测量两堵墙所成的角的度数,但人不能进入围墙,如何测量? A B O C D 两个角有公共顶点,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对顶角性质:对顶角相等. 课堂小结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基本 信息 课题 相交线与平行线 时间 来源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5章 课型 新授课 授课对象 设计者 谢鹏 目标 确立 依据 课标 摘录 1.理解对顶角、余角、补角等概念,探索并掌握对顶角相等、同 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的性质。 2.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能用三角板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 直线的垂线。 3.能用尺规作图: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 的垂线 4.掌握基本事实: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 直线垂直。 5.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能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6.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7.理解平行线的概念。 8.掌握平行线基本事实I: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 条直线平行。 9.掌握平行线基本事实Ⅱ: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 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10.探索并证明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如果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11.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定理I: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同位角相等。*了解定理的证明 12.探索并证明平行线的性质定理Ⅱ: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 所截,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 13.能用三角板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1]在尺规作图中,学生应了解作图的原理,保留作图的痕迹,不要求写 出作法。 14.能用尺规作图: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15.了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教材 分析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相交线和平行线,采用合情推理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