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242793

重大版六上 6 揭秘光控灯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06-04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1677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重大,揭秘,光控,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神奇的光控灯”单元教学设计 第6课时 揭秘光控灯 1.课时教学内容分析 《课程标准》对本节课提出的要求是:(4)通过分析具体过程与控制系统的实例,了解连续量可以经由阈值判断形成开关量,掌握开关量的简单逻辑运算。 本节课是“反馈与优化”内容模块的第2课时,从丁丁点点的对话引发学生思考光控灯是怎样根据环境光照强度自动开关灯的原因入题;接着通过修改软件平台内置例子程序中的关键数值(阈值),并记录数值修改后引发的现象;再引导学生分析多个修改后的数据及其引发现象的幕后规律。有了前面的实验数据和现象分析,再通过归纳法引导学生理解阈值;进而了解阈值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揭秘光控灯自动亮灭就水到渠成了。 教师要注意理解教材中关于阈值的定义———阈值,又称临界值,是指一个效应能够产生的最低值或最高值。” 本课时内容,是上一课时内容的深化,同样是从现象到提出问题,到实验观察记录,再分析数据找出规律,遵循新课标倡导的“做中学、用中学、探中学”的理念。 本课时设计的练一练题目,为必做题,各地教师也可根据当地、本校实际,丰富、修改更适合的案例。 2.课时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6年级学生,他们具有较强的探究欲望,思维比较活跃。学生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对光控灯有了更全面的感性认识,但光控灯到底是如何根据环境光照强度自动控制亮灭的,还没完全弄明白,而这恰好是本课时引入的最佳契入点。教师要善于通过追问,引导学生提问等方式,充分挖掘学生的探究欲,引导学生通过深究程序内部的关键数值改变引发的现象,分析其原因,直至成功揭秘光控灯。 3.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修改内置程序的关键数值,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了解连续量可以经由阈值判断形成开关量。 (2)通过修改内置程序的关键数值,掌握开关量的简单逻辑运算。 4.教学环境 教学配套开源硬件,MLblock软件平台。 5.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与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课前准备 提示:不能随意修改例子程序中的无关参数。 确保实验成功,组织学生“守规则”使用。 问题讨论引入新课 光控灯是怎样根据环境光照强度自动开关灯的? 激励学生深度思考。 任务1 实验:利用开源硬件和软件平台中对应的例子程序,通过改变填写的数值,观察并记录开源硬件屏幕上显示的对应“环境照度”值。 通过实验得到数据,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任务2 小组讨论:填写的数值在什么情况下灯会亮/灭。 通过实验观察记录数据,为分析作准备。 任务3 回顾实验,分析数据,理解阈值。 理解阈值 任务4 结合阈值及实验,理解光控灯的原理。 揭秘光控灯 任务5 在完成本课时练一练的基础上,完成探一探。 学以致用,巩固练习。 6.课时教学板书设计 揭秘光控灯 7.课时作业设计 练一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