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单元 单元解读 【人文主题】 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基本的阅读策略,形成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成为积极的阅读者。教材编排了《竹节人》《宇宙生命之谜》《故宫博物院》三篇课文。 三篇课文从不同的视角为学生打开阅读之门,学生带着不同的阅读目的从书本走进真实的生活场景,在阅读中“走进校园”“参与社会”“探秘宇宙”....体会生活的多姿多彩。 三篇课文分别属于记叙文、说明文和非连续性文本,在内容和表达上各具特色。《竹节人》一文,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做竹节人、玩竹节人以及老师没收竹节人却也自己偷偷玩起来的情景,表现了传统玩具给童年带来的乐趣。《宇宙生命之谜》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文章围绕“地球以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展开,语言严谨、准确、逻辑性强,其中也有一些生动的描写,引发读者思考的同时,让读者保持阅读兴趣。《故宫博物院》是一篇略读课文,是由四份材料组成的非连续性文本。这些材料中,既有文字介绍,也有图片提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能帮助小学生初步了解故宫的外观结构与历史文化。 【语文要素】 阅读要素:“有目的的阅读”。其目标要求是,学生能“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表达,有效传递信息,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交流沟通需要。”课后习题为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提供了方法,现制定并细化本单元的阅读学习目标 如下 : 1.明白“有目的的阅读”就是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材料和方法进行阅读的活动。有目的的阅读是阅读高效的一种表现。 2.通过感知课文内容,明确自己的阅读任务,有针对性地选择与阅读目的关联性较强的内容,选择恰当的阅读策略来进行阅读。 3.在阅读时,可以通过勾画、批注关键信息的方式,完成阅读任务。 4.能够掌握并运用阅读策略,形成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自主展开“有目的的阅读”,成为积极的阅读者。 一、语文要素册别衔接 统编版教材十分注重对阅读策略的学习和运用,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每个年级的上册都独立设置了一个这样的单元。具体分布如下表所示: 语文要素:阅读策略 阶梯变化: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阅读方法包括预测、提问、推断等,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学生从不同阅读目的的实践中,懂得方法服务于目的的真知,并且对不同的阅读方法进行熟练运用。 表达要素:写生活体验 试着表达自己的看法 阶梯变化:统编教材一直都重视学生的“想法”、“感受”、“看法”,这既是课标要求中“尊重个性化理解”的具体体现,也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具体表现。关于表达观点,统编教材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循序渐进地编排了训练目标,如,中年级要求学生能结合具体景物或事件,写出自己的想法或感受;高年级要求学生从抽象事物或情感体验中,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或感受。落脚到本单元,学习的重难点主要是,围绕一个抽象词语,如,诚信、创意、梦想等,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语文要素课文关联 语文要素分课解读及单元内部的横向联系 人文主题:创游书海 共享美好生活 语文要素(阅读):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阅读方法” 语文要素(习作):写生活体验 试着表达自己的看法。 【写作训练要素】 训练要素是“写生活体验,试着表达自己的看法”。为了落实这一语文要素,习作部分首先给出了一个半命题“_____让生活更美好”,并给出了八个不同的词语,帮助学生来发散思维。接着,在第二个部分,教材以三个泡泡语的形式,给出了三个具体的例子,点拨学生什么东西,为什么、怎么样让你的生活更美好。最后,教材给出了具体的写作要求,以及分享作品的方式。可以说,习作板块对学生的指导是细致而循序渐进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篇作文用来落实“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