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291966

【核心素养目标】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ppt教学课件(第二课时)+素材+教案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27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1125879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家乡新变化,教案,素材,课时,第二,教学课件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16课《家乡新变化》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家乡特色代代传我的家乡会更好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二年级 教材分析 《家乡新变化》第二课时学习的主题是“家乡特色代代传”和“我的家乡会更好”。图文结合的学生日记“做糖画”展现了家乡的传统技艺,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认识丰富的传统特色文化,通过风味小吃、历史建筑、家乡戏等引导学生认识家乡传统特色文化的丰富性,认识家乡人创造的历史悠久的物产、人文,能为家乡的特色传统文化而骄傲。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向父母和身边人了解家乡各方面的情况,体会家乡人的勤劳与智慧。本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在前面三课的基础上,本课重在培养学生具有建设家乡的责任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引学生体验家乡的特色传统,感受其中的经典与魅力,产生传承家乡特色传统文化的兴趣与信心,增强传承家乡特色文化的使命感。道德修养:观察、发现家乡尚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自己对家乡未来的美好希望,初步树立让家乡更美好的责任意识。主动接触、学习家乡的传统特色。法治观念: 在描绘家乡未来美好的憧憬中,表达对家乡未来的期盼,产生一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树立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健全人格:引导学生发现家乡的不完美之处,学着思考改变家乡不足之处的办法,并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为家乡发展做贡献。从小关心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发展献计出力。责任意识:对家乡的未来有美好的憧憬,能主动关心家乡发展,发现家乡尚需改进的地方从而产生让家乡更美好以及愿意参与家乡建设的责任意识。 重点 引导学生发现家乡的不完美之处,学着思考改变家乡不足之处的办法,并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为家乡发展做贡献。 难点 感受家乡特色的丰富与美好,喜欢家乡传统特色,初步树立传承家乡特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公民意识、法治意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激趣导入新课出示图片:猜一猜图片中的村落是什么地方? 锦江木屋村2.文本学习:锦江木屋村 锦江木屋村,“中国最后的木屋村落”,木屋村起自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其时,康熙派人寻探祭祖之路,回京时留下满族士兵建村,设营,至今已三百多年。就地取材,以粗细,长短相同的木头,横梁竖柱,卯榫相扣,墙上涂黄泥,屋顶铺木板,朴素雅致,冬暖夏凉。从前,村民以人参采挖,狩猎,捕鱼为生,现除特色种养殖业外,还借助长白山旅游业的发展,开发农家乐特色旅游,欣欣向荣。2014年列入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3.素材:锦江木屋村4.小结并板书课题:家乡新变化 文本学习观看图片思考回答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感悟文本反思文本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视频齐读课题 用“猜一猜”的方式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锦江木屋村的特色及特点对个别学生并不陌生,有的学生本身就生活在那里,因此木屋村的变化他们是最有发言权的。 讲授新课 教学环节一:家乡特色代代传1.文本学习:什么是特色?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和形式,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2.文本学习:家乡特色永流传虽然家乡变化很快,可有些传统却一直没变,这是为什么呢?3.文本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中沉淀下来的文化精华。家乡特色传统文化凝结着家乡独有的文化底蕴,是当地人民智慧与创造的结晶。无论时代怎样变迁,那些优秀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值得我们代代相传。 4.图片+文本学习:家乡传统手艺———做糖画(1)我和妈妈去赶集,看见一位老爷爷正在做糖画。(2)只见爷爷舀了半勺糖稀,熟练地一会儿画粗线,一会儿画细线,三下两下像变戏法一样画出一只小兔子。周围响起了一片啧啧的赞叹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