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360439

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寒假作业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4次 大小:6498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数据,波动,程度,寒假,作业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数据的波动程度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预习整理 1.算数平均数: 加权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叫对应的的权)。 权的理解:反映了某个数据在整个数据中的重要程度。 有分组的,先求组中距,再加权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4、方差公式: 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越大;方差越小,数据的波动越小,就越稳定。 预习自测 一、单选题 1.为了解某校学生青年大学习的情况,现安排一次竞赛活动,其中九年级共名学生参加,最终成绩分别为,关于这组数据不正确的是( ) A.平均数是 B.众数是 C.中位数是 D.方差是 2.为参加全县数学素养展示比赛活动,实验中学对甲、乙、丙、丁四人进行6次校内选拔测试,每人测试的平均成绩均是,方差分别是,,,,则成绩最稳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如果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都减去,那么所得的一组新数据( ) A.众数改变,方差改变 B.众数不变,平均数改变 C.中位数改变,方差不变 D.中位数不变,平均数不变 4.一组数据为2、3、5、7、3、4,对于这组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平均数是4 B.极差是5 C.众数是3 D.中位数是6 5.数学组老师在统计数学文化节志愿者参与情况时得到本次志愿者年龄情况统计如表: 年龄岁 岁 岁 岁 岁 人数人 那么对于不同的值,则下列关于年龄的统计量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A.平均数、方差 B.中位数、方差 C.平均数、中位数 D.众数、中位数 6.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历下区某学校举办了“党在我心中”的主题朗诵比赛,小亮同学根据9位评委老师给出的分数,制作了如表.如果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则表中数据一定不发生变化是( )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92 93 94 0.35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方差 7.甲、乙两位运动员在相同条件下各射击次,成绩如下: 甲:; 乙:根据上述信息,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甲、乙的众数分别是 B.甲、乙的中位数分别是 C.乙的成绩比较稳定 D.甲、乙的平均数分别是 8.中考前夕,数学老师想看看小明同学的数学成绩是否稳定,于是他统计了小明同学近5次数学模拟考试的成绩,对于这名数学老师来说,他最想知道的是小明这5次考试数学成绩的( ) A.平均数和中位数 B.方差或极差 C.众数或中位数 D.平均数或众数 9.有一句地方民谣“早穿皮袄午穿纱”,说明此地气温的下列特征数中,较大的是( ) A.极差 B.平均数 C.众数 D.中位数 10.应用方差公式求某一组数据方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8 B.这组数据的个数为6 C.这组数据的总和为48 D.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个数都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11.甲、乙两名学生10次立定跳远成绩的平均数相同,若甲10次立定跳远成绩的方差为,乙10次立定跳远成绩的方差为:,则甲、乙两名学生10次立定跳远成绩比较稳定的是 .(填“甲”或“乙”) 12.如果一组数据5,8,,7,4的平均数是,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 13.甲、乙两班各50名同学参加世博会体操表演竞选,经测量并计算得甲、乙两班同学身高的平均数和方差为: ,世博会组委会从身高整齐美观效果来看,应选 班参加表演.(填“甲”或“乙”) 14.已知甲同学五次数学检测的成绩分别是:92,89,88,87,94,则甲同学这五次数学成绩的方差是 . 15.小王和小李两名同学研究本班女同学的身高情况,两人分别统计了一组数据:(单位:) 小王 163 164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