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374699

浙教版(2023) 七年级下册 信息科技 第1单元第1课 互联网和物联网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6-22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8次 大小:1548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1课,教案,联网,互联网,单元,教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互联网和物联网 教学设计 课题 互联网和物联网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七年级 教材分析 本篇文章旨在分析浙教版2023信息科技七年级第一单元《认识物联网》第1课《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区别与发展,掌握物联网的起源及其在日常生活、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应用。教材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引导学生从互联网的认识入手,逐步拓展到物联网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物联网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此外,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让他们学会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并遵守相关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 学习目标 1.信息意识: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认识到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区别,理解物联网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使学生能够自觉地运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解决问题,增强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2.计算思维:通过学习物联网的起源和发展,使学生理解物联网的技术原理,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基本应用。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物联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物联网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利用物联网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4.信息社会责任:在学习物联网技术的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道德品质,使学生明白在享受物联网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要遵守网络规则,尊重他人隐私,保护个人信息,自觉履行信息社会责任。 重点 了解从互联网到物联网 难点 掌握物联网的起源和应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通过多媒体展示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典型应用案例,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区别和联系。 观察案例,思考并讨论互联网与物联网的特点及应用场景。 通过生动的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物联网的探究兴趣,为讲授新课做好铺垫。 讲授新课 环节一:物联网的基本概念物联网,顾名思义,是指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它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将各种实体物体连接到网络上,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控制的技术。物联网的核心在于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其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感知、传输、处理、应用”。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及其关键组成部分。环节二:物联网的关键组成部分1.感知层:感知层是物联网的基础,主要由各种传感器、识别设备和通信模块组成。感知层负责实时监测物体的各种状态和环境信息,并将数据传输至下一层。2.网络层:网络层主要负责数据的传输和路由,包括有线和无线通信技术。网络层将感知层收集到的数据传输至应用层,同时实现数据的路由、转发和聚合。3.应用层:应用层是物联网价值的体现,根据不同应用场景,提供各种智能化服务和解决方案。应用层基于网络层传输的数据,进行智能化处理和分析,为用户提供实际价值。环节三:物联网的应用领域1.智能家居:物联网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已经逐渐走入千家万户,如智能门锁、智能照明、智能家电等。通过物联网技术,用户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监控家居设备,提高生活品质。2.智慧城市:物联网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慧环保等。通过物联网技术,城市管理者可以实时掌握各项数据,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听讲并记录重点内容,积极参与讨论物联网的相关话题。 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深入了解物联网的基本知识,为后续实践应用打下基础。 课堂练习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物联网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