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420935

第17讲:白露-中华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介绍精美课件专辑

日期:2024-06-26 科目:班会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7次 大小:3249494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白露,中华,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介绍,精美
  • cover
(课件网) “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主讲老师:XXX 目 录 白露简介 白露文学 起居养生 传统习俗 节气气温 节气物候 01 04 02 05 03 06 白露简介 孟秋的结束,仲秋的开始。 第一部分 白露简介 白 露 White Dew 公历时间:公历每年9月7日到9日 黄道位置: 太阳到达黄经165度 白露简介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秋季第3个节气,干支历申月的结束与酉月的起始。 白露简介 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 名称来源: 节气气温 干燥,昼夜温差较大,天气渐渐转凉。 第二部分 节气气温 进入白露节气后,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南下逐渐频繁,加上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日照强度减弱,夜间常晴朗少云,地面辐射散热快,因此温度下降也逐渐加速,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一说。 白露是热与凉分水岭,“白露”代表暑热的结束。 节气气温 白露后,昼夜温差渐渐拉大,白天中午气温虽较高,但早晨与夜间已有丝丝的凉意。 从白露节气开始,按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各地陆续开始进入到秋天。 这时,中国各地昼夜温差可达8℃—16℃,所以白露是一年中温差较大的节气。 节气物候 干燥,昼夜温差较大,天气渐渐转凉。 第三部分 节气物候 白露节气,暑气渐消,秋高气爽,丹桂飘香,鸿雁和燕子等候鸟开始南飞避寒,各种鸟类开始贮存过冬的食物。 白露三候 鸿为大,雁为小,是不同的两种。鸿雁二月北飞,八月南飞。 一候鸿雁来 白露三候 玄鸟就是燕子,燕子是春分而来,秋分而去,它是北方之鸟,南飞带来生机。 二候玄鸟归 白露三候 这个“羞”同“馐”,是美食。“玄武藏木荫,丹鸟还养羞”,养羞是指诸鸟感知到肃杀之气,纷纷储食以备冬,如藏珍馔。 三候群鸟养羞 传统习俗 收清露,酿五谷酒,饮白露茶,吃番薯 第四部分 传统习俗 收清露、饮白露茶、吃番薯、啜米酒、祭禹王、吃龙眼、十样白、秋社等。 传统习俗 中国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 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百草头上秋露,未唏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 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仪式”。 收 清 露 传统习俗 白露茶就是在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的另一个生长佳期。 饮白露茶 传统习俗 红薯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含糖量达到15%~20%。 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中医视红薯为良药,有“长寿食品”之誉。 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使饭后不会发胃酸,故旧时农家在白露节以吃番薯为习。 吃 番 薯 传统习俗 湖南资兴的兴宁、三都、蓼江一带历来有酿酒习俗。 每年白露节一到,家家酿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 其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称“白露米酒”。 啜 米 酒 传统习俗 生活在江苏太湖畔的老百姓会在白露时节祭禹王。 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 祭 禹 王 传统习俗 福建福州有个传统习俗叫“白露必吃龙眼”。 民间的意思是,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 因为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还可以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 吃 龙 眼 传统习俗 在浙江温州等地也有过白露节的习俗。苍南、平阳等地民间,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以煨乌骨白毛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