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420938

第11讲:小暑-中华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介绍精美课件专辑

日期:2024-06-16 科目:班会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8660354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小暑,中华,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介绍,精美
  • cover
(课件网)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 小暑起始 壹 添加文案内容说明信息添加文案内容说明信息 气象变化 贰 添加文案内容说明信息添加文案内容说明信息 物候现象 叁 添加文案内容说明信息添加文案内容说明信息 传统习俗 肆 添加文案内容说明信息添加文案内容说明信息 文学创作 伍 添加文案内容说明信息添加文案内容说明信息 起居养生 陆 添加文案内容说明信息添加文案内容说明信息 目 录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 小 暑 起 始 壹 【小暑】 代表寓意: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公历时间:每年公历7月6日-7月8日交节 节气简介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 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 小暑这个时节虽然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但对于农作物来讲,雨热同期有利于成长。 小暑的涵义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 气 候 变 化 贰 小暑前后,除东北与西北地区收割冬、春小麦等作物外,农业生产上主要是忙着田间管理了。早稻处于灌浆后期,早熟品种大暑前就要成熟收获,要保持田间干干湿湿。 小暑开始,江淮流域梅雨先后结束,我国东部淮河、秦岭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开始了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雨季,降水明显增加,且雨量比较集中;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一般为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高温少雨天气,常常出现的伏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及早蓄水防旱显得十分重要。 气象变化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 物 候 现 象 叁 物候现象 一候温风至; 二候蟋蟀居宇; 三候鹰始鸷。 小暑三侯 小暑三侯 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 小暑节气的时候,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 在这一节气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涵义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 传 统 习 俗 肆 传统习俗 【食新】 民间有小暑“食新”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传统习俗 【封斋】 湘西苗族的封斋日在每年小暑前的辰日到小暑后的巳日。 这段时期,禁食鸡、鸭、鱼、鳖、蟹等物。据说误食了要招灾祸,但仍可吃猪、牛、羊肉。 【吃伏面】 入伏之时,刚好是我国小麦生产区麦收不足一个月的时候,家家麦满仓,而到了伏天人们精神委顿,食欲不佳,饺子却是传统食品中开胃解馋的佳品,所以人们用新磨的面粉包饺子,或者吃顿新白面做的面条,就有了“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 【吃暑羊】 “吃暑羊”是鲁南和苏北地区在小暑时节的传统习俗。 入暑之后,正值三夏刚过、秋收未到的夏闲时候,忙活半年的庄稼人便三五户一群、七八家一伙吃起暑羊来。 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 传统习俗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 文 学 创 作 伍 农业谚语 1、节到小暑进伏天,天变无常雨连绵。 2、淋了小暑头,四十五天不放牛。 3、小暑一声雷,黄梅去又回。 4、小暑南风伏里旱。 5、小暑热得透,大暑凉悠悠。 6、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