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429864

2024届上海市部分区高三上学期12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汇编:现代文阅读1(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6次 大小:29609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届,试卷,阅读,文阅读,现代,汇编
  • cover
现代文阅读1 上海市宝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面这篇论文,完成第3-7题。(16 分) 临床医学人文:困境与出路 摘要:当下,医学人文正面临着诸多困境,它无法融入临床路径和制度,剖析了造成医学人文悬空的诸多职业惯性与制度设计缺陷,极力推介丽塔·卡蓉的“叙事医学”范式,希望以此为契机推动医学人文关怀真正贴近临床,融入现代诊疗制度。 关键词:医学人文,叙事医学 2.叙事医学:医师领衔的临床人文突围 ①2001年1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长老会医院的丽塔·卡蓉在《内科学年报》上发表“叙事医学:形式、功能和伦理”一文,首次提出叙事医学的概念。这篇文章介绍了她个人运用叙事写作理解患者,与患者一同找寻最佳治疗方案的经历,并述说了临床叙事写作的分类与功能,认为叙事写作有助于临床医生在医疗活动中提升对患者的共情能力、职业精神、亲和力(信任关系)和自我行为的反思,其核心是共情与反思。 ②叙事医学包含一定的先锋性,对于迷信客观主义、证据主义的人来说,叙事医学是革命性的,因为叙事医学将文学(虚构)的方法与价值引入医学,挑战了实证主义的传统,拓展了以求真务实为基本诉求的坚硬的医学实证价值。构成与循证医学的互补。 ③为何要引入文学(虚构)的价值?叙事医学进行了辩护。其一是虚中寓实,医学中,虚实并非孑然一身,截然对立,生命的故事有虚(虚构)有实(纪实),即使故事是虚构的,但它给我们的感动与温暖是真实的,给我们心灵的抚慰是真实的,受伤的灵魂被救赎的境遇是真实的,情感化、心灵化的医疗祈求文学的介入,人的医学大大超越了技术主义与实证主义的半径与尺幅。其二丰富的临床意象与证据主义之间存在着“大脚小鞋”的局促,技术的医学排斥故事(虚构),也排斥了情感与灵性。因此,临床思维中仅有实证是不够的,移步到全人医学的视野中,身-心-灵,知-情-意的认知半径才更人性,必须冲决实证主义的藩篱。 ④叙事医学意在寻求技术与人文互洽,将观察视域与体验视域,科学视域与人性视域,疾病关注与生命关怀统一起来,强化知-情-意(信息、知识、技术交流-情感交融-意志交映),身-心-灵(躯体-心理-灵魂)的整体互动。叙事医学将大大丰富医学人文关怀的内涵,引入情感的爱、心理的疏导、抚慰、灵性的觉悟、安顿。但人们在顺应与接纳死亡时,爱和抚慰是单薄的,需要意志与信仰的支撑。倡导情感、灵性关爱,不是临床医学求真务实信念的全面颠覆,而是生命特别时期、医疗特别节点的反思与张望,此时开启灵性空间,有益于人性的理解与导入,在心灵深处与患者相遇,同时有利于矫正技术主义、拜金主义的偏失。 ⑤叙事医学剑指医学的现代性危机,随着慢性病时代的来临,现代医学(技术主义)从无所不能滑向力不从心,技术、金钱无法抵达灵性与灵魂的视域。方法学层面,还原论屡遭质疑,情感、灵性的世界无法还原,数学(统计学)崇拜的消解,质性研究的兴起,证据主义受到挑战。叙事医学还将医患冲突的反思推到新的伦理高度,医患之间必须缔结精神共同体、情感-道德共同体,而非只是利益共同体,医患之间应该入情-入理,气顺-情投,继而神依-魂安,才能坦然承受现代医学越来越大的诊疗风险与代价。 ⑥叙事医学中所指的叙事方法包括精细的阅读(精读)与反思性写作,由此重新审视医学的四对基本关系:医生与患者、医生与同事(医生)、医生与社会、医生与本我(医生职业角色与非职业角色的自我)。目的是与病中的患者实现共情,同时能不断地反思(批判性思维)、优化医生的诊疗思维、实现职业自省(涉及伦理、目的性思考),以这种开放的、自我省思的姿态来建构医生的伦理与精神生活。 3.上文是论文的第二部分,根据“摘要”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