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430554

古诗词诵读《扬州慢(淮左名都)》同步训练(解析版)-【中职专用】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课时练(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

日期:2025-05-22 科目:语文 类型:试卷 查看:87次 大小:395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同步,古诗词,高二,职业,2023,高教
    扬州慢 阅读提示 姜夔在这首词里用了他常用的小序。小序的好处就在于交代写作的缘由和写作的背景。而这首小序则更明确地交代了这首词的写作时间、地点、原因、内容、和主旨。让人更好地、更深入地了解词人写作此词时的心理情怀。 综观全词,有情有景,有虚有实,回环反复,跌宕生姿,读来确有身临其境之感。词人通过扬州昔盛今衰的对比,追怀丧乱,感慨今昔,抒发了对国事的痛惜伤感的黍离之悲。 这首词通过今昔对比,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表达对今日山河残败的哀思。词的上阕写经过扬州城的所见所闻。开篇三句主要叙写历史上的扬州城给人的美好印象;随即描绘眼前扬州城的萧条与肃杀;接着悲叹兵火劫后一草一木都没有生机;然后从听觉上着笔,以黄昏时传来的戍角声作结,表露孤独、清寂的心境。与上阕描摹眼前景象不同,下阕着重写在扬州的心情和感慨。通过想象杜牧重游故地的震惊和悲哀,强化兵火劫后的沉痛心情。词作紧紧围绕“黍离之悲”这个主题,化景物为情思,不俗不滥,感染力强,诵读时要细加体会。 基础知识应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姜夔(kuí) 劲(jìng)敌 汗涔涔(cén) 强(qiáng)弩之末 B.狙(jū)击 初霁(jì) 难为(wèi)情 曲高和(hè)寡 C.隽(jùn永) 怆(chuàng)然 一抔(póu)土 一暴(pù)十寒 D.咽(yān喉) 炽(chì)热 国子监(jiàn) 少不更(gèng)事 2.下面对词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此去经年 经年:年复一年 B.天堑无涯 天堑:天然的壕沟 C.异日图将好景 图将:把杭州美景画出来 D.吟赏烟霞 烟霞:晚霞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珠玑:珠宝 B.难赋深情 赋:写作 C.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三秋:三个秋天 D.杜郎俊赏 俊赏:出色的鉴赏能力 4.下列对姜夔《扬州慢》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句,将扬州城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萧条进行对比,表达了对国家昔盛今衰的伤感。 B.上阕“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句,以有声衬无声,清越的号角声反衬出“空城”的寂静,使人更觉凄凉寂静。 C.下阕“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委婉议论,花开依旧,人事全非,抒发了作者对名城荒废、国家衰败的感伤之情。 D.全词着力描写扬州战败后的破败萧条,揭露金人南侵的罪恶及统治者偏安一隅的错误政策,表达了深沉的黍离之悲。 5.下面有关宋词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填词”或“依声”。词又称曲子词、近体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等。 B.词有词牌,即曲调。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两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 C.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它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 D.宋词词风基本分为婉约和豪放两大类:婉约词风的代表人物有李清照、秦观等;豪放词风的代表人物有辛弃疾、苏轼、柳永等。 二、阅读训练 (一)阅读《扬州慢》,完成6—9题。 扬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6.“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写了昔日 ;而“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则写出 ,这是运用了 手法,抒发了词人 之情。 7.“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