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442012

14.2《荷塘月色》导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88次 大小:6565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4.2,2023-2024,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荷塘月色 学习目标: 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 2.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学习重难点: 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学习方法: 通过听朗读、学生默读,让学生读文入境。通过反复学生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通过提问思考讨论,体会作者的感情。 知识链接: 作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为了勉励自己有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不与坏人同流合污,便取《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同志曾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一、课前预习: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蓊蓊郁郁 ( ) 袅娜 ( ) 踱步( ) 霎时 ( ) 弥望 ( ) 斑驳 ( ) 渺茫 ( ) 点缀( ) 脉脉( ) 媛女( ) 敛裾( )倩影( ) (二)、解释下列词语。 1、幽僻: 2、蓊蓊郁郁: 3、踱: 4、弥望: 5、袅娜: 6、脉脉: 7、风致: 8、一例: 9、斑驳: 10、丰姿: 11、碧: 12、大意: (三)、说说作者夜游荷塘的行踪,理清文章结构。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正音正字,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揣摩关键语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合作探究: 1、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谓的语句,体会这句话的含义和在文中的作用。 2、从哪些语句中,还可出了解到萦绕于作者内心的思绪 联系背景、文眼、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理解。 小结反思: 三、巩固练习: (一)填空题 朱自清,原名_____,字佩弦,号秋实,他的长诗是_____,诗集是_____,第一本散文集是_____。我们还学过他的散文如: 、 等。 (二)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脉脉(mò) 颤动(zhàn) 乘凉(chéng) 独处(chǔ)的妙处(chù) B.酣睡(hān) 参差(cī) 袅娜(nuó) 蓊蓊郁郁(wěng) C.点缀(zhuì) 倩影(qiàn) 皱缬(xié) 梵婀玲(fán) D.惦着(diàn) 羞涩(sè) 宛然(wǎn) 踱着步(dù) 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大致的轮廓) B.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指美好的姿态) C.树色一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远远看去) D.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情态、样子) 3.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大致的轮廓) B.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指美好的姿态) C.树色一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突然看去) D.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享受,多用于否定) 4.分别选出与下列词语加粗字的意义 (1)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 ) A.欲盖弥彰           B.弥天大谎 C.弥补过失           D.弥留之际 (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 ( ) A.彩陶文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