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八年级上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 下列事件中,属于依法、理性维权的是( ) A.李亮在网上新买的乒乓球存在质量问题,便与商家和解并申请退货 B.张三因女儿被同桌欺负,便在校门口对女儿的同桌拳打脚踢 C.刘明的新鞋穿了一天就坏了,他发誓再也不去那个商店买鞋了 D.王刚发现自己在书摊上买来的杂志错字太多,一气之下就把杂志给撕了 2.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下列对法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B.法律保护公民的所有权益 C.法律是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D.法律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 3. 富裕起来的陈某拒绝为年迈多病的父母提供生活医疗费用,对此陈某( ) A.要受到道德的谴责,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B.要承担法律责任,但不受道德谴责 C.这是陈某的家务事,道德和法律都不必干涉 D.既要受到道德谴责,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4. 放学回家的路上,八年级学生小朋看见一名歹徒骑摩托车抢劫。小朋立即报案,向公安部门提供了歹徒的相貌特征、车牌号和去向。公安部门根据小朋提供的线索,很快就抓住了犯罪嫌疑人。小朋的行为表明( ) A.作为未成年人,既要敢于斗争,又要讲究策略 B.作为未成年人,要不顾一切地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C.作为未成年人,面对歹徒抢劫他人,应避而远之 D.作为未成年人,要有虚荣心,才能得到社会的赞赏 5. 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我们应认清犯罪危害,加强自我防范,远离不良行为。小张的下列做法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A.同学受欺负,邀请小张一起去打架出———为了“哥们儿”义气答应前去 B.同学邀请小张一起去网吧打游戏———节假日反正也没事,去放松一下 C.同学课间不小心撞到了小张———小张大声辱骂了同学 D.同学偷偷给小张塞了一支“提神”的香烟———果断拒绝并向老师反映 6. 关于违法和犯罪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违法就是犯罪,犯罪就是违法 B.如果违法情节轻微,可以不受法律制 C.未成年人一旦沾染不良行为,必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D.凡是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7. 下列案例属于民事违法行为的是( ) A.小甲的宠物狗经常扰民,被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处罚 B.小乙爸爸醉酒驾驶机动车上路,被判拘役三个月 C.小丙拨打110谎报疫情,被公安机关拘留五日 D.小丁捡到钱包,拒绝归还,法院判其限期归还 8. 根据如图所示,判断该违法行为是( ) A.私自离校,旷课逃学 B.散布谣言,扰乱秩序 C.殴打他人,致其重伤 D.敲诈勒索,数额巨大 9. 2022年11月25日上午,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被告人吴某某(加拿大籍,艺人)强奸、聚众淫乱案,对被告人吴某某以强奸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六个月,附加驱逐出境;以聚众淫乱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三年,附加驱逐出境。上述对吴某某的判决中,属于主刑的是( ) A.驱逐出境 B.有期徒刑十三年 C.有期徒刑、罚金 D.有期徒刑十一年六个月、驱逐出境 10. 某市未成年人管教所对在押的少年犯进行调查的数据显示,从他们曾有的行为看,有打架行为的占57.9%,有旷课行为的占49.8%,经常光顾网吧的占44.9%,有赌博行为的占44.3%,看过黄色书籍和淫秽影像制品的占31.9%.这给我们的警示是( ) A.不良行为发展下去一定会违法犯罪 B.不良行为与违法行为没有联系 C.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D.不良行为是小节,无关紧要 11. 大学生吴某在明知他人实施信息网络犯罪的情况下,仍然提供自己及朋友的多张银行卡帮助他人流转犯罪资金牟利,被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这警示我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