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46896

《胡同文化》教案1(沪教版第四册)

日期:2025-11-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221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胡同文化,教案,教版,第四
  • cover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理解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体会作者对北 出卷网京胡同文化所流露的复杂感情,籍此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2.学习本文雅俗相间、内涵丰富的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二、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5分钟,在教室播放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 同学们:课前大家听到了一首流行歌曲,你能说出这首歌反映的是哪个地域的生活?(北京) 人们把这种带有北京味又间有京剧腔调的歌叫做什么?(京歌) 歌坛有“京味歌曲”,文坛也有“京味文学”。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京味文学家”是谁呢?(老舍) 我们曾读过他的哪些作品?(小说《在烈日和暴雨下》、散文《小麻雀》、话剧《茶馆》等) 老舍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他写“京味文学”似 出卷网乎是顺理成章的事,如果一个并不是在北京出生的人而被人冠之以“京味作家”那就令人称奇了,有没有这个人呢?有。那就是生于我们江苏高邮的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 [出示幻灯片之一] “汪曾祺像” 汪曾祺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 出卷网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毕业后曾在昆明、上海等地做中学教师,1948年到北京工作一直到逝世。曾在北京历史博物馆、北京文联、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北京京剧团工作,先后担任《北京文艺》、《说说唱唱》、《民间文学》编辑。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记事》等小说,《蒲桥集》等散文集和《沙家浜》等京剧剧本。 [出示幻灯片之二] 从以上介绍中,我们知道,汪曾祺先生从1948年到1997年逝世,整整50年一直生活在北京,那么,在他的作品中带有京味也就不足为奇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汪曾祺先生的一篇“京味散文”———《胡同文化》。 [板书或出示幻灯片之三] 胡同文化 汪曾祺 (二)检查自读预习 1、查生字读音 [出示幻灯片之四] 请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胡同 A、tóng B、tòng C、tōng D、tong 2、约二斤鸡蛋 A、y uē B、yuè C、yāo D、yào 3、房檩 A、lǐn B、lìn C、lǐng D、lìng 4、低徊A、 huái B、huāi C、huì D、huí(题中黑体为正确选项) 2、查自读后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 (1)北京的胡同在建筑方位上有什么特点? ———正 [板书:方位 正] (2)胡同方位的这种特点使北京城形成怎样的特点? ———方正 [出示幻灯片之五:北京胡同地图] (3)这种“方正”给北京人以什么样的影响: ———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4)这句话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总领”或“总括” (5)有一个俗语是怎么说北京胡同之多的? ———有名胡同三千六,没名胡同数不清”(另一版本后半句为“无名胡同赛牛毛”) (6)那些有名的胡同是依据什么而得名的呢?你能每一种用两个字概括一下吗? ———[板书:得名 计数 存物 人名 行业 像形] [出示幻灯片之六:一组北京胡同照片] 以上我们仅仅是从建筑学的角度对北京胡同作了一些概括,但这远不是北京胡同文化的精髓。下面,我们就到课文中去寻找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 (三)概括胡同文化的内涵 1、辨析“文化” (1)“文化”这 出卷网个词现在在各种媒体上频频出现,但“文化”的内涵随语境的不同而不同。下面,我们先来看看有关《词典》和《辞海》上对“文化”的注释,然后看看“胡同文化”中的“文化”属于何解。 [出示幻灯片之七] “文化四解” ①指人类在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政治文化中心 ②指社会的意识形态或一种人文现象。如:酒文化、市井文化 ③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④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