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484535

【核心素养目标】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1 第3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反证法 教案 含反思(表格式)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5次 大小:3059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三角,格式,反思,教案,反证法,判定
  • cover
1.1 等腰三角形 第3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反证法 教学内容 第3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反证法 课时 1 核心素养目标 1.通过探究、归纳、验证等方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会用此定理解决相关的简单的几何问题; 2.通过反证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方法; 3.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的转换能力,关注证明过程及其表达的合理性. 知识目标 1.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其运用; 2.理解并掌握反证法的思想,能够运用反证法进行证明;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反证法的思想,能够运用反证法进行证明. 教学难点 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其运用.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主要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二、探究新知 当堂练习,巩固所学 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如图,位于海上 B、C 两处的两艘救生船接到 A 处遇险船只的报警,当时测得 ∠B =∠C. 如果这两艘救生船以同样的速度同时出发,能不能同时赶到出事地点(不考虑风浪因素)? 师生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举手回答问题 (学生积极踊跃发言,问答提出的问题.) 复习回答: 问题1: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性质定理及推论? 小组合作,探究概念和性质 知识点一: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前面已经证明了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反过来,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 回顾导入: 建立数学模型: 如图,在△ABC 中,∠B =∠C,那么它们所对的边 AB 和 AC 有什么数量关系 方法思考: ①作高 AD 可以吗 ②作角平分线 AD 呢 ③作中线 AD 呢 师追问:你能验证你的结论吗? 证明:过 A 作 AD 平分∠BAC 交 BC 于点 D. 在 △ABD 与 △ACD 中, ∴△ABD≌△ACD (AAS). ∴ AB = AC. 学生可能会由前面定理的证明获得启发,如作BC的中线,或作CA的平分线,或作BC上的高线,教师应让学生思考判断哪些方法可行,这三种方法中只有后两种方法可以判定所构造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这是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好机会,也是学生体会从基本事实和已知定理出发进行推理的公理化思想的机会,教师应注意引导,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按要求将证明过程书写出来.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简称“等角对等边”). 应用格式: 在△ABC 中,∵∠B =∠C, ∴ AB = AC (等角对等边). 辨一辨:如图,下列推理正确吗 ∵∠1 = ∠2 , ∴ BD = DC(等角对等边). ∵∠1 =∠2 , ∴ DC = BC(等角对等边). 错,因为都不是在同一个三角形中. 典例精析 例1 已知:如图,AB = DC,BD = CA,BD 与 CA 相交于点 E. 求证:△AED 是等腰三角形. 证明:∵ AB = DC,BD = CA,AD = DA, ∴△ABD≌△DCA (SSS). ∴∠ADB =∠DA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 AE = DE (等角对等边). ∴△AED 是等腰三角形. 知识点二:反证法 想一想:小明说,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个角不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不相等.你认为这个结论成立吗 如果成立,你能证明它吗 在△ABC 中, 如果∠B ≠∠C, 那么 AB ≠ AC. 师生活动:学生先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发现用正常的证明思路不好解决问题,教师此时提出反证法并出示小明的解题过程. 小明是这样想的: 如图,在△ABC 中,已知∠B≠∠C, 此时,AB 与 AC 要么相等,要么不相等. 假设 AB = AC,那么根据“等角对等边”定理可得∠B =∠C,但已知条件是∠B ≠∠C. “∠B =∠C ”与“∠B≠∠C ”相矛盾, 因此 AB ≠ AC. 你能理解他的推理过程吗 师生活动:师生一同认识反证法的概念,并总结反证法的证明步骤. 反证法概念: 在证明时,先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然后由此推导出与已知条件或基本事实或已证明过的定理相矛盾,从而证明命题的结论一定成立,这种证明方法称为反证法. 用反证法证题的一般步骤: 1. 假设: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