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484542

【核心素养目标】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1 不等关系 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6次 大小:1776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不等,格式,反思,教案,关系,核心
  • cover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1 不等关系 教学内容 2.1 不等关系 课时 1 核心素养目标 感受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初步体会不等式是刻画量与量之间关系的一种重要模型. 经历由具体实例建立不等式模型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意识. 会用不等号表示简单的不等关系:能用实际生活背景和数学背景解释简单不等式的意义. 知识目标 1.了解不等式的概念; 2.将自然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 教学重点 了解不等式的概念. 教学难点 将自然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主要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二、探究新知 当堂练习,巩固所学 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现实生活中,数量之间存在着相等与不相等的关系.对于不相等的关系,我们如何用式子来表示它们呢? 例如,小明的身高为 155 cm,小聪的身高为 156 cm,则我们可以用不等号“>”或“<”来表示他们的身高之间的关系. 师生活动:教师播放课件,学生独立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如:156>155 或 155<156. 小组合作,探究概念和性质 知识点一:不等式的概念及列不等式 1.如图,用两根长度均为 l cm 的绳子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 (1) 如果要使正方形的面积不大于 25 cm2,那么绳长 l 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式? 师生活动:教师提问:什么是“不大于”,说一说你的理解. 学生1:“不大于”指的是“等于或小于”. 教师:是的,我们通常用符号“≤”表示, 读作“小于或等于”. 学生2:所以这一题的关系式为≤25. (2) 如果要使圆的面积不小于100 cm2,那么绳长 l 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式? 师生活动:教师提问:什么是“不小于”,说一说你的理解. 学生1:“不小于”指的是“等于或大于”,通常用符号“≥”表示. 读作“大于或等于”. 学生2:所以这一题的关系式为≤25. (3) 当l=8时,正方形和圆的面积哪个大?l=12 呢?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与计算,教师请2名学生代表分别将两种情况板书,其余学生和教师共同整理板书如下: 改变l的值再试一试,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猜想?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与计算,请1名学生代表板书,如: 所有学生一起说出哪个面积更大,所以得出结论: 做一做 (1) 铁路部门对随身携带的行李有如下规定:每件行李的长、宽、高之和不得超过 160 cm. 设行李的长、宽、高分别为 a cm,b cm,c cm,请你列出行李的长、宽、高满足的关系式. (2) 通过测量一棵树的树围 (树干的周长) 可以估算出它的树龄. 通常规定以树干离地面 1.5 m 的地方为测量部位. 某树栽种时的树围为 6 cm,在一定生长期内每年增加约 3 cm,设经过 x 年后这棵树的树围超过 30 cm,请你列出 x 满足的关系式.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列出代数式,教师选两名学生回答,其他同学判断正误;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观察几个代数式的共同特征. 议一议 观察由上述问题得到的关系式: ,a + b + c≤160,6 + 3x>30 , 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后选派代表作答,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完成总结: 一般地,用不等号“<”(或“≤”),“>”(或“≥”) 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用不等号“≠”连接的式子也是不等式. 典例精析 例1 判断下列式子是不是不等式: (1) -3>0; (2) 4x+3y≠0; (3) x = 3; (4) x2+xy+y2; (5) x+2>y+5. 师生活动:教师选学生作答,对于容易出现问题几个式子,老师可适时引导学生根据定义分析错误的原因. 例2 用不等式表示下列关系,并分别写出两个满足不等式的数: x的一半不小于-1; (2) y与4的和大于0.5; (3) a是负数; (4) b是非负数. 师生活动:教师请学生代表回答,预测学生能正确回答:(1) 0.5x≥-1. 如 x=-1,1. y + 4>0.5. 如y=0,1. a<0. 如 a=-3,-4. b是非负数,就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