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592227

13.1《读书:目的和前提》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3次 大小:356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3.1,2023-2024,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13.1《读书:目的和前提》同步练习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跋涉(shè) 沉浸(qìn) 望洋兴叹 B.麻痹(bì) 戕害(qiāng) 孜孜不惓 C.卷帙(zhì) 一摞(luò) 一劳永逸 D.时髦(máo) 逊色(sùn) 各得其所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曾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这段话的意思是,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读书的境界_____。少年时读书,是从字面上理解;中年时读书,是用已有的人生经历去理解;老年时读书,是用全部的人生经历去理解。客观地说,读书的境界与年龄_____,即使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老年人的理解不一定肤浅,年轻人的理解不一定深刻。关键是要结合人生经历去读书,感同身受、_____,深深体会蕴藏在文字后面的历史真实、科学道理、人性善良和审美情韵。这样的读书,乐趣更大,境界更高。读书可以帮助保持平和宁静的心态,宁静才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这表明读书可以帮助培育良好的气质风度。一个人的气质风度和相貌是不一样的,( )。更重要的是,一个人书读多了,_____,就会提升精神品格,这样更容易养成健康的人格。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但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老年人的理解不一定深刻,年轻人的理解不一定肤浅。 B.而且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老年人的理解不一定深刻,年轻人的理解不一定肤浅。 C.但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老年人的理解不一定肤浅,年轻人的理解不一定深刻。 D.而且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老年人的理解不一定肤浅,年轻人的理解不一定深刻。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相貌可以遗传,气质风度也可以遗传,读书是可以培养气质风度的沃土 B.气质风度可以遗传,而读书是培养气质风度的沃土,相貌只能靠后天培养 C.相貌、气质风度可以遗传,也可以靠后天培养,而读书是培养气质风度的沃土 D.相貌可以遗传,气质风度只能靠后天培养,而读书是培养气质风度的沃土 4.依次填在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截然不同 休戚与共 触类旁通 明尚夙达 B.截然不同 息息相关 融会贯通 明尚夙达 C.截然相反 休戚与共 融会贯通 振聋发聩 D.截然相反 息息相关 触类旁通 振聋发聩 5.请将下列文学常识补充完整。 (1)她的词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独辟蹊径,语言清丽,在艺术上独有成就,被称为“易安体”。她是宋代“婉约派”代表此人之一,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著有《漱玉词》,她是 。 (2)《读书:目的和前提》的作者,热爱大自然,厌倦都市文明,作品多采用象征手法,文笔优美细腻,因此被人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是 。 二、小阅读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当今之世,对书籍已经有些轻视了。为数甚多的年轻人,似乎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是既可笑又不值得的;他们认为人生太短促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是啊,“现实世界”的大学、工场、交易所和游乐地尽管那么生气蓬勃,可整天呆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一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吗?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是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而必须读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