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610968

3.1 溶液的形成 第1课时 课件 (共22张PPT内嵌视频)2023-2024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4-11-28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4次 大小:548025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内嵌,九年级,化学,教版,学年,2023-2024
  • cover
(课件网) 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 第1课时 生活中接触到的海水、湖水、河水、井水都是混合物,里面除了有泥沙之外,还有很多我们看不到的物质,那么这些看不到的物质又是怎样溶解在水中的呢? 1.记住溶液的概念,知道溶液的组成、特征,会判断溶质、溶剂。 2.了解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及能量发生变化的原因。 3.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和乳浊液、悬浊液的特点。 在一只盛有约50 mL水的小烧杯中,加入一小匙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用玻璃棒搅拌。仔细观察发生的变化,直至食盐颗粒在水中消失。触摸烧杯,感受温度变化。 活动1: 观察食盐的溶解 一、溶解的过程 1. 食盐颗粒为什么不见了? 思考: 在水分子的作用下,氯化钠解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扩散到水中,形成了氯化钠溶液。 2. 想一想,这杯食盐水的上部、中部和下部,任一处,是否都一样咸? 3. 如果把得到的食盐水密封,保存一个月、一年、两年 你猜测会不会从中析出食盐颗粒来? 思考: 因为Na+与Cl-是均匀地扩散到水中,所以食盐水中各部分的咸度是一样的。 不论放置多久,只要水分不蒸发,外界条件不改变,氯化钠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1.溶液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外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1)溶液的定义 (2)溶液的组成 溶 质 溶 剂 V溶液 V溶质+ V溶剂 m溶液 m溶质+m溶剂 = ≠ 量的关系 ①均一性:溶液中各部分的颜色、密度等性质完全一样 ②稳定性:被溶解的物质,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永远不会析出 ③混合物: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3)溶液的特征 物质 是否溶液 溶质 溶剂 糖水 葡萄糖注射液 高锰酸钾溶液 蒸馏水 盐酸 判断下列物质是否为溶液?如果是,说出溶质、溶剂。 是 是 是 否 蔗糖 水 葡萄糖 水 高锰酸钾 水 水能溶解很多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如果不加以说明,通常所说的溶液都是指以水作溶剂的溶液。酒精、汽油等也是常用的溶剂。 是 HCl 水 2.悬浊液和乳浊液 (1)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2)悬浊液:像泥、沙子放入水中,会以不溶于水的固体小颗粒的形式悬浮在水中,该混合物叫做悬浊液 油水混合物 不溶解 不稳定,不均一 实验1: 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实验用品: 实验过程: 小烧杯2只、温度计、玻璃棒;氢氧化钠、硝酸铵。 实验记录: 水中加入的溶质 NaCl NH4NO3 NaOH 加入溶质前水的温度/℃ 溶解现象 加入溶质后水的温度/℃ 结论 溶解时 。 溶解时 。 溶解时 。 25 25 25 21.3 25 32 吸收热量 放出热量 温度不变 固体溶解 固体溶解 固体溶解 小芳认为:溶液温度变化了,说明物质在溶于水时可能从水中吸收了能量,也可能向水中释放了能量。你同意她的观点吗? 思考: 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 溶质不同,这两种过程吸收或放出热量不同。 溶质向水中扩散———吸收热量 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放出热量 吸收热量>放出热量,溶液温度降低   NH4NO3 吸收热量<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   NaOH 吸收热量=放出热量,溶液温度不变   NaCl 3.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4.溶液的应用 生长在营养液中的无土栽培的植物 配制药物溶液 活动2: 观察乳化现象 1. 向一支试管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然后向试管中滴入两滴食用油,用力振荡,观察现象。静置一段时间,再观察现象。 现象 2. 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约l/3体积的汽油,重复上述操作,观察现象。 现象 刚振荡完时水很浑浊,水中有很多微小的油滴,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分层 食用油溶解在汽油中形成溶液,没有分层,两种物质相溶, 二、乳化现象 3. 在步骤1中的试管里加入几滴洗洁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