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金属的性质和利用 同步学与练(沪教版·全国)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能通过实验说明常见的金属的主要性质,并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能举例说明物质性质的广泛应用及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3.能利用常见物质的性质,分析、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和事实; 4.能运用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与方法,从物质类别的视角,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初步预测常见的金属的主要性质,设计实验方案,分析、解释有关的实验现象,进行证据推理,得出合理的结论。 1.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特征,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2.认识铁、铜、铝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3.认识常见的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4.认识常见的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5.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能灵活运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解释与日常生活有关的一些化学问题。 自主梳理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金属光泽和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①铜与氧气反应方程式2Cu+ O22CuO ;现象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黑色; ②铝与氧气反应方程式4Al+3O22Al2O3;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2.金属 + 酸 → 盐 + H2↑ ①铁与盐酸反应方程式Fe+2HCl=FeCl2+ H2↑;现象:产生气泡,金属逐渐溶解至消失,放热,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②镁与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Mg+2HCl=MgCl2+ H2↑;现象:产生大量气泡,金属逐渐溶解至消失,放热; ③锌与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Zn+2HCl=ZnCl2+ H2↑;现象:产生大量气泡,金属逐渐溶解至消失,放热; ④铜片放入盐酸或硫酸中,无现象,说明铜不能与盐酸、硫酸反应。 3.金属 + 盐 → 另一金属 + 另一盐 “湿法冶金”原理:Fe+CuSO4=Cu+FeSO4 ;现象:铁表面覆盖着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三、置换反应 定义: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的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预习检测 1.景泰蓝制作工艺能将28克金拉成65公里长的金丝。该过程体现了金属的性质是 A.导热性 B.导电性 C.延展性 D.耐酸性 2.《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书中记载:“每金七厘造方寸金一千片”,体现了黄金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A.磁性 B.延展性 C.导电性 D.导热性 3.下列生活用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A.铁锅 B.铜导线 C.铝箔包装纸 D.金饰品 4.用纳米材料制成的用品具有很多奇特的性质。例如,纳米铜在室温下可拉长50多倍而不出现裂纹,这利用了它的 A.导电性 B.导热性 C.延展性 D.硬度大 5.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和性质不一致的是 A.铜导电性好,制作导线 B.钨熔点高,制作灯泡的灯丝 C.铝延展性好,制成铝箔 D.银导热性好,制作装饰品 6.铕(Eu)是非常活泼的金属,能与冷水反应,应保存在氩气中。铕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Eu+2H2O=Eu(OH)2↓+H2↑。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7.下列化合物中,不能用金属与稀硫酸直接反应制得的是 A. B. C. D. 8.请回答下列问题。 (1)把金属镁放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耀眼的白光,而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是火星四射。依据燃烧的现象来看,剧烈程度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及剧烈程度与 有关。) (2) 金属能够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真金不怕火炼",说明 不活泼,不能与氧气反应。 9.我国西汉时期就有用胆矾湿法炼铜的记载。现阶段,这种方法在生产有色金属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为了验证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认识其反应原因,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根据下列提示,补全实验内容: 实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