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课时教学设计 第十五课时《 有理数的除法(2) 》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口 试卷讲评课口 其他课口 教学内容分析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是本章比较重要的知识,是学好后续含乘方混合运算的重要前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有理数加、减速、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是熟练进行有理数运算的必备知识,是对前面所学运算的一个小结,也是为有理数的含乘方的混合运算做好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小学已掌握了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顺序,并在前面的学习中掌握了有理数加、减、乘、除运算法则,通过类比,可以将其扩充到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中。 教学目标 1.掌握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而合理地进行混合运算. 2.能运用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如何按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正确而合理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如何按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正确而合理地进行计算.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教师活动1: 问题1:说一说有理数的除法法则的内容。 预设:有理数除法法则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有理数除法法则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问题2:3×4-8÷2 解:3×4-8÷2=12-4=8学生活动1: 学生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认真计算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回顾上节所学习的有理数除法法则,检测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让学生完成小学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为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做好铺垫。环节二:教师活动2: 说一说:你能说出小学阶段学习过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顺序吗? 预设: 1.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2.同级运算,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 3.如果有括号,就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大括号里的. 思考:前面我们已经计算出了算式3×4-8÷2的结果,你能计算出下面这个算式的结果吗? (-3)×4-(-8)÷2 解:(-3)×4-(-8)÷2 =-12-(-4) =-12+4 =-8 想一想:把数扩充到有理数后,混合运算顺序发生改变了吗? 归纳: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顺序 1.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2.同级运算,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 3.如果有括号,就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大括号里的.学生活动2: 学生回忆小学学过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然后认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在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做法,最后班内交流活动意图说明: 让学生初步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环节三:教师活动3: 例1:计算: (1)-8+4÷(-2); (2)(-7)×(-5)-90÷(-15) 解:(1)-8+4÷(-2) =-8+(-2) =-10 (2)(-7)×(-5)-90÷(-15) =35-(-6) =35+6 =41 例2:某公司去年1~3月平均每月亏损1.5万元,4~6月平均每月盈利2万元,7~10月平均每月盈利1.7万元,11~12月平均每月亏损2.3万元,这个公司去年总的盈亏情况如何? 解:设盈利额为正数,亏损额为负数.则公司去年全年盈亏额(单位:万元)为: (-1.5)×3+2×3+1.7×4+(-2.3)×2 =-4.5+6+6.8-4.6 =3.7 答:这个公司去年全年盈利3.7万元. 追问:你会用科学计算器计算“(-1.5)×3+2×3+1.7×4+(-2.3)×2”这个式子吗? 科学计算器 指出:是符号键 式子(-1.5)×3+2×3+1.7×4+(-2.3)×2的按键顺序: 学生活动3: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小组合作探究中完成例题.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会用科学计算器进行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课题:1.4.2 有理数的除法(2)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教师板演区学生展示区 课堂练习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1.计算3-2×(-1)等于(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