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931年1月17日,柔石、白莽等左联的五位青年作家被捕。同年2月7日被秘密枪杀于上海龙华,大批左联作家被通缉,鲁迅先生也时刻面临被捕的危险境地。鲁迅先生丝毫不畏反动派的屠刀和淫威。 在闻知柔石、白莽等左联的五位青年遇难的消息后发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等强烈抗议和揭露反动派的罪行。 在烈士遇难两周年的日子,即1933年2月8日,先生带着无限的悲愤写下《为了忘却的纪念》。 写作背景 “左联五烈士”的李伟森(李求实,左翼文化工作者,不是左联成员)、柔石、胡也频、殷夫、冯铿 “左联”中国共产党创建的进步文学组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目的是与中国共产党争宣传阵地,吸引民众,支持其思想。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学习目标 1、理清文段内容 2、理解白莽、柔石等革命志士的形象特点,学习他们的精神品质 3、通过分析作者对五位青年作家被国民党反动派枪杀的悲愤之情,感受鲁迅的情感和形象 4、分析曲笔手法的运用,感受蕴藉的情感 5、学习本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2021年 鲁迅诞辰140周年 1936年 鲁迅病逝 “民族魂” 知人论世 ①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 ,字豫人。 ②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 。 ③ 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 《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④小说集:《呐喊 》《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2019年全国高考卷《理水》 学习目标 1、理清文段内容 2、理解白莽、柔石等革命志士的形象特点,学习他们的精神品质 3、通过分析作者对五位青年作家被国民党反动派枪杀的悲愤之情,感受鲁迅的情感和形象 4、分析曲笔手法的运用,感受蕴藉的情感 5、学习本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文题解读 为了忘却的记念 纪念性的回忆文章,属于记人写事的散文 为左联五烈士遇难两周年而作的文章 既然忘却了为何还要记念呢? 整体感知 简要概括各部分大意。 一 (1)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纪念几个青年的作家。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 ~~~~~~~~~~~~~~~~~~~~~~~~~~~~~~~~~~~ ~~~~~~ 交代写作目的 (3)这里所说的我们的事情其实是不确的。白莽并没有这么高慢,他曾经到过我的寓所来,但也不是因为我要求和他会面;我也没有这么高慢,对于一位素不相识的投稿者,会轻率的写信去叫他。我们相见的原因很平常,那时他所投的是从德文译出的《彼得斐传》,我就发信去讨原文,原文是载在诗集前面的,邮寄不便,他就亲自送来了。看去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面貌很端正,肤色是黑黑的,当时的谈话我已经忘却,只记得他自说姓徐,象山人;我问他为什么代你收信的女士是这么一个怪名字(怎么怪法,现在也忘却了),他说她就喜欢起得这么怪,罗曼谛克,自己也有些和她不大对劲了。就只剩了这一点。 ~~~~~~~~~~~~~~~~~ ~~~ (4)夜里,我将译文和原文粗粗的对了一遍,知道除几处误译之外,还有一个故意的曲译。他像是不喜欢"国民诗人"这个字的,都改成"民众诗人"了。第二天又接到他一封来信,说很悔和我相见,他的话多,我的话少,又冷,好像受了一种威压似的。我便写一封回信去解释,说初次相会,说话不多,也是人之常情,并且告诉他不应该由自己的爱憎,将原文改变。因为他的原书留在我这里了,就将我所藏的两本集子送给他,问他可能再译几首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