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805875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复习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4-04-28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3次 大小:27168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第五,八年级,法治,道德,统编,学年
  • cover
 做守法的公民(八上第五课) 构框架·明体系 夯基础·抓重点 考点1违法与犯罪(5年3考) 课标导航 核心素养 1.认识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法治观念) 2.理解犯罪的特征及后果,主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观念) 内容要求 认识犯罪的基本概念,了解刑罚的主要类型;认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培育和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自觉抵制校园欺凌和违法犯罪行为。(法治教育) 1. 如何理解“法不可违”?(为什么说“违法无小事”?)(八上P46) (1)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2)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 违法行为的含义、分类及后果(八上P48)(2021.14B) (1)含义: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2)分类:   (3)后果: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2019.7) ★3. 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关系(八上P48~56) 比较 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区别 危害程度 相对轻微 相对轻微 严重 违反法律 民事法律规范 行政法律规范 刑事法律规范 法律 责任 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行政制裁包括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和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等形式 刑罚处罚 典型 表现 欠债不还、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等(2021.12A) 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扰乱社会治安等(2023.11) 拦路抢劫、故意杀人等 联系 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在不同程度上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其本质是一致的,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启示 ①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若不及时改正,任其发展下去,就有可能导致犯罪 ②青少年要从小树立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4. 遵章守法的原因及做法(八上P51) (1)原因: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2)做法: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①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②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公民应如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5. 刑法的内容及作用(八上P52) (1)内容: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2)作用: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6. 犯罪的含义、基本特征及法律后果(八上P53~54) (1)含义: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2)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应受刑罚处罚性(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必然法律后果)。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 (3)法律后果:刑罚。 7. 刑罚的含义和种类(八上P54) (1)含义: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依据2023秋季教材更新】 (2)种类: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和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两大类。 8. 未成年人应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八上P55~56) ①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杜绝不良行为;③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9. 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含义及内容(八上P56)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