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一、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 现当代小说家、戏剧家、人民艺术家。 代表作: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1951年获得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文革”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1966年老舍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 老舍 故居 二、写作背景 1942年,老舍的母亲在北京去世了。差不多一年之后老舍才得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于是,他饱含血泪,第一次详尽地回忆了母亲的身世、自己艰难的降生、父亲的死亡、家庭在八国联军烧杀北京时所遭遇的不幸、母亲撑持家境的坚强与酸辛、终生的刚强与贫苦。 三、文体 现代文——— 1.表达方式: 2.常见文体: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小说、散文、剧本 散文:1.记叙性散文(叙事、写人或景物描写) 2.抒情性散文 3.哲理性散文(议论) 回忆性记人散文 四、生字词 家谱 勤俭 外甥 寡姐 敷衍 屠户 忙碌 浇灌 生疏 撮土 窘迫 贺吊 阎王 刮痧 绞脸 筹划 私塾 书籍 门框 惦念 四、生字词 家谱 勤俭 外甥 寡姐 敷衍 屠户 忙碌 浇灌 生疏 撮土 窘迫 贺吊 阎王 刮痧 绞脸 筹划 私塾 书籍 门框 惦念 pǔ fū yǎn shū yán shú jiǎn tú cuō shā jí lù jiǒng jiǎo kuàng diàn chóu guàn guǎ sheng 字 词 释 义 姥姥:以前指外祖母,后泛指老人。 家谱:家族里记载本族世系和主要人物事迹的书。 出阁:出嫁。 敷衍:办事不认真负责,只是表面应付一下。 字 词 释 义 纸牌:牌类娱乐用具,用硬纸制成,上面印着各种点子或文字,种类很多。 铜活:指器物上铜制的物件。 窘:因穷困而感到为难。 贺吊:贺喜或吊丧。 份礼:俗称份子,指用于送礼的现金。 字 词 释 义 洗三:旧俗在婴儿出生后第三天给他洗澡。 刮痧:我国民间流传的简易治疗方法。用光边瓷器蘸香油刮颈项、胸背、肋间等处,刮至皮肤呈红赤色,可治中暑等症。 绞脸:旧时妇女整容时用绞在一起的细线一张一合去掉脸上的寒毛。 字 词 释 义 庚子闹“拳” 的那一年:指1900年发生的我国人民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庚子,1900年为我国农历庚子年。义和团,始称义和拳。 联军:指1900年英、美、德、法、俄、 日、意、奥八个帝国主义国家的侵华联军。 五、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作的? 2.大致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 1.写作顺序 时间顺序 2.课文结构 写母亲的家世,包括母亲家所处位置、姓氏、家境。 特别突出了母亲生在农家,勤俭诚实,身体好,具有劳动妇女的美德,为后文写母亲的平凡伟大的品格奠定基础。 第一部分(第1-3段): 课文结构 第二部分(第4-11段): 写母亲出嫁到夫家后的主要经历。从中体现东方女性具有的贤惠、勤劳、坚忍、顽强、奉献、守礼等典型品德,而母亲平凡而伟岸的形象也主要是在这部分内塑造完成的。 母亲的优秀品质和对我的影响。 课文结构 写母亲对“我”的培养、期望和自己事业初成后因为常年奔波在外而不能尽孝养之责的歉疚与深深的怀念之情。 这部分主要写“我”与母亲的关系,尤其是写母亲的晚年。 第三部分(第12 -16段): 六、课后练习 老舍在文中写到母亲的四次流泪, 你能体味这泪水不同的合义吗 ①哥哥似乎没有同我玩耍过。有时候,他去读书;有时候,他去学徒;有时候,他也去卖花生或樱桃之类的小东西。母亲含着泪把他送走,不到两天,又含着泪接他回来。 为了生计,儿子常年四处奔波。对于儿子的疼惜与不舍使母亲“含着泪把他送走”,而“含着泪接他回来”则饱含在生活重压下的母亲的无奈与自责。 ②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