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871329

浙教版数学七下2.3.2 加减消元法 课件(28张PPT)+教案+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4次 大小:202293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8张,整体,单元,教案,PPT,教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课时教学设计 《2.3.2 加减消元法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口 试卷讲评课口 其他课口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知道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消元,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在代入消元法的基础上,学生发现的一种新的消元方法:加减消元法。由加减消元法的得出,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归纳能力,使学生会运用发现、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的方法研究问题,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学习者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自我表现欲和探究能力都处于向上发展的阶段,但是他们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还不太善于观察,而且对稍微繁杂的运算缺乏耐心,也不善于总结和积累经验。在这一时期,学生极容易出现两极分化,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至关重要。 教学目标 1.掌握用加减消元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2.经历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探究过程,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化归思想; 3.通过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培养学生在运算的过程中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用加减消元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难点 用加减消元法解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不相等也不成整数倍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复习回顾教师活动1: 教师出示问题: 1.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2.“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1)变形(2)代入求解(3)回代求解(4)写出解 观察方程组 你能用“代入消元法”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吗? 解:由①得x=2-y ③ 将③代入②得2-y-y=5,解得y=-1.5. 将y=-1.5代入①得x=3.5.学生活动1: 学生复习之前学习过的知识,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用上节课学习的“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复习学过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为引进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环节二:探索“加减消元法”的定义教师活动2: 教师出示问题: 它的系数有什么特点? x的系数相等,y的系数互为相反数. 你会用别的方法来消元吗 完成这个方程组的求解过程(填空). 解:将方程①②的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得2x=7(依据:等式的性质), 解得x=3.5.把解得的x的值代入①,得 3.5+y=2, 解得y=__-1.5.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 把上述过程中“①+②”改为“①-②”,结果将如何 解:①-②,得2y=-3, 解得y=-1.5.把解得的y的值代入①,得x-1.5=2, 解得x=3.5.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 【总结归纳】对于二元一次方程组,当两个方程的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是互为相反数或相同时,可以通过把两个方程的两边相加或相减来消元,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求解.这种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加减法也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常用的方法之一.学生活动2: 学生根据教师引导完成方程组的求解过程。 学生用另一种方法解方程组。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加减消元法的定义。活动意图说明:在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使学生体验教学再创造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科学精神。环节三:例题讲解教师活动3: 例3:解方程组 注意:当某一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相等时,若符号不同,用加法消元;若符号相同,用减法消元. 例4:解方程组 分析:先通过方程的变形,使得某个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相同,就可以把两个方程的两边相加或相减来消元. 【拓展提高】当相同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都不相同时,找出某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的最小公倍数,同时对两个方程进行变形,使得某未知数系数的绝对值相同,再用加减消元法求解. 【总结归纳】 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