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896500

第9课《 巧用表格做统计》教案

日期:2025-09-24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6次 大小:130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9课, 巧用表格做统计,教案
  • cover
《 巧用表格做统计》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Excel中公式的作用和应用场景。 2. 学会使用公式求和、求平均值和求最大值。 过程与方法: 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理解Excel中公式的作用,掌握使用公式求和、求平均值和求最大值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 本堂课的学生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年龄约为9-10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较高,但在运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方面可能缺乏经验。大部分学生对Excel软件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基本操作表格和输入数据。部分学生可能对公式的概念和应用不太熟悉,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实例进行引导和讲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识 在本节课的开始,我会引入Excel软件的使用背景,让学生了解Excel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场景。我可能会举一些例子,例如在工作中使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在学校使用Excel进行成绩统计等。通过这样的引入,我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他们认识到学习Excel对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接着,我会提问学生是否了解Excel中的公式,公式在Excel中的作用是什么。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他们对Excel公式的认识和理解。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逐渐建立对Excel公式的基本概念,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解公式的概念与应用 在这一部分,我会详细讲解公式的概念和应用,以确保学生对公式有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初步掌握使用公式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首先,我会给出公式的定义:公式是Excel中用于进行数学运算和数据处理的表达式。接着,我会介绍常用的数学运算符号,如加号、减号、乘号、除号等,以及它们在Excel中的表示方式。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式的使用,我会进行示范,展示如何使用公式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如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我会使用具体的例子,并在演示过程中解释每一步的操作和原理,确保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 三、使用公式求和、求平均值、求最大值 在这一部分,我将通过具体案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尝试使用公式求和、求平均值和求最大值,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首先,我会选择一个案例,例如计算某个班级同学的成绩总和。我会详细讲解使用公式求和的方法,例如使用SUM函数来计算一组数据的总和。我会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操作,让他们亲自尝试使用公式求和,并解释每一步的操作和原理。 接着,我会讲解使用公式求平均值和求最大值的方法,例如使用AVERAGE函数和MAX函数。我会通过具体的例子演示如何使用这些函数,并让学生自己操作Excel,尝试使用公式求平均值和求最大值。 通过这样的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公式的应用,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操作技巧。 四、巩固与拓展 在这个环节,我将通过练习和案例分析,巩固学生对公式的掌握,并进一步拓展他们的应用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首先,我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公式求和、求平均值和求最大值。这些题目可以涉及不同的数据和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方法。 接着,我会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例如销售数据分析或考试成绩排名等,让他们运用所学的公式进行解决。我会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确定需要使用的公式,然后指导他们在Excel中进行操作,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在拓展部分,我会介绍其他常用的Excel公式,如COUNT函数和IF函数,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