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928938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 上册第五单元阅读与欣赏十七《我的母亲》课件(共32张PPT)

日期:2025-05-22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10148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中职,十七,PPT,32张,课件,我的母亲
  • cover
(课件网) 我 的 母 亲 老 舍 学习目标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整体感知文章,梳理文章脉络 体会母爱伟大 作者简介 老舍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现代作家、小说家、戏剧家。 一岁半时父亲去世,在母亲血汗灌养和亲友的资助下,1918年从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先后在北京方家胡同小学任校长,天津南开中学教国文。老舍先生的母亲并不识字,但她通过生命的教育,把她性格中的坚韧、善良、宽容的品性和勤俭、好客的生活习惯传给了老舍先生,为新中国培养出一代语言大师。 “人民艺术家”——— 代表作品 1951年,老舍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话剧《龙须沟》、《茶馆》 写作背景 1942年,老舍的母亲在北京去世了。差不多一年之后老舍才得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于是,他饱含血泪,第一次详尽地回忆了母亲的身世、自己艰难的降生、父亲的死亡、家庭在八国联军烧杀北京时所遭遇的不幸、母亲撑持家境的坚强与辛酸、终生的刚强与贫苦。 字词学习 肥美: 家谱: 出阁: 敷衍: 撮土: 款待: 意指肥沃丰美。 家族里记载本族世系和主要人物事迹的书。 出嫁。 fūyǎn 办事不认真负责,只是表面应付一下。 cuō 聚起,多指用簸箕状的器具铲起东西。 亲切优厚地招待。 内容分析 运用略读方法,快速阅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加上顺序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内容分析 请划出在全文中起结构作用的时间句。 “母亲生在农家”(第3自然段) “母亲出嫁大概是很早”(第4自然段) “生我的时候,母亲已有四十一岁”(第4自然段) “在她七十大寿的那一天”(第14自然段) “母亲已去世一年了”(第16自然段) 小结:课文是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组织安排材料的,作者从母亲的出生、出嫁、“生”我,七十大寿,一直写到去世,脉络很清楚。 结构归纳 全文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写母亲的家庭、婚姻、子女以及“我”的出生等情况。 第二部分(第7—12自然段):写守寡后的母亲勤俭、朴实、宽厚、倔强和为人热情的性格以及母亲对“我”的深刻影响。 第三部分(第13自然段):写母亲对子女的几件感人事例。 第四部分(第14—17自然段):写“我”远离母亲后,母亲的念子之情以及“我”对母亲的内疚之情。 内容分析 1.文章开头为什么先交待母亲的家世? 既合乎时间顺序,又合乎逻辑顺序。有了母亲贫苦的家庭背景,才有母亲后来的勤俭诚实的品质以及“软而硬”的性格。 内容分析 2.课文围绕母亲主要写了哪几件事情? 主要写了“缝洗衣服”“收拾家务”“款待客人”“善待姑母”“保护儿女”“筹款上学”“三姐出嫁”“送我返校”等事件。 3.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母亲的哪些性格? 母亲的品性:坚韧、善良、宽容、勤俭和好客。 内容分析 4.作者先后六次提到母亲对我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1)第9自然段:从母亲那儿,“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2)第10自然段:养成了“好客的习性”; (3)第11自然段:“她最会吃亏”“她宁可吃亏,不斗气。” (4)第12自然段:“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 (5)第12自然段:“我对一切人和事,都取和平的态度……但是,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 (6)第12自然段:“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小结:老舍先生出生在贫寒的家庭,在母亲的血汗灌养下,最终成为一代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这体现了母亲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小 结 文章以 时间 为序组织材料,以 母亲对“我”的生命的教育 为线索,记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