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976553

高中语文 必修 下册 第七单元 整本书阅读 《红楼梦》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5次 大小:30636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中,红楼梦,解析,答案,练习,同步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七单元 整本书阅读 《红楼梦》 一、单选题 1.高一某班的几位同学改编“晴雯撕扇”情节参加学校“《红楼梦》舞台剧”演出,他们力求台词符合原著中人物的性格。以下台词最不适合的一项是 (  ) A.晴雯对宝玉说: “把你的扇子先拿给我撕,我就爱听那声响。 ” B.宝玉对晴雯说: “你喜欢听那一声响,就故意撕碎了也使得。 ” C.晴雯对宝玉说: “撕了几把气也顺了,今天可不敢再造孽了。 ” D.宝玉对晴雯说: “生气时不要拿它出气,撕着玩开心就可以。 ” 2.“木石前盟”是指开篇神话中( ① )和( ② )的“还泪之说”。 A.①绛珠仙草②神瑛侍者 B.①警幻仙子②补天之石 C.①空空道人②补天之石 D.①神瑛仙草②绛珠侍者 3.下列有关《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判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本首判词涉及林黛玉和薛宝钗,赞扬二人才情、品德的同时,也暗合了“钗黛合一”的观念。 B.“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说的是贾惜春因嫌世俗社会纷纷扰扰不清净而遁入空门。 C.“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暗示贾探春离别故土、如断了线的风筝一般远嫁的命运。 D.“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出自史湘云的判词,湘江流逝,楚云飞散,隐喻史家衰败以及湘云夫妇生活的短暂。 4.《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香菱苦吟诗,大家的反应各不相同,下列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明儿我补一个柬来,请你入社。” ②“何苦自寻烦恼。” ③“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 ④“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 A.①宝玉 ②黛玉 ③宝钗 ④探春 B.①探春 ②宝钗 ③黛玉 ④宝玉 C.①黛玉 ②探春 ③宝玉 ④宝钗 D.①宝钗 ②宝玉 ③探春 ④黛玉 5.选出以下不正确的两项(  ) A.第1回,元宵佳节之夜,甄士隐命家人霍启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霍启要去方便,便将英莲放在门槛上坐着。回来时,人已不见了,找了半夜,到天亮也没找到。没办法,霍启又不敢回去见主人,就逃往他乡。 B.第2回,林黛玉念书时,凡书中有“敏”字,都念做“密”字;写字遇着“敏”字,又减一二笔。贾雨村并未如此教她,当时只觉得黛玉言语举止另是一样。直到冷子兴告诉他林如海的夫人是贾敏,他才知其中原因。 C.第3回,林黛玉进贾府里,先后见了贾母、王夫人、邢夫人、李纨;迎春、探春、惜春;王熙凤;由两个舅妈带着,分别见到了大舅舅贾赦,二舅舅贾政。吃过晚饭后,才见到宝玉。 D.第4回,薛姨妈带着儿子薛蟠,女儿宝钗到金陵城投奔亲戚,贾政母子留他们住在梨香院,薛蟠也很乐意住在此处。不上一月,贾宅中有纨绔习气的子弟,引诱得他比以前更坏了。从此打消了移居之念。 E.第5回,宝玉在秦氏的卧房中午休,“梦游太虚幻境”,到“孽海情天”的“薄命司”中,先将“又副册”厨门打开,看到其中两幅画和字,不解;开“副册”厨门,看见画着桂花、池沼,还有字,还是不解;再去取“正册”来看,未及看完,就被仙姑带去游玩。 6.下列《红楼梦》中片段,不能印证《乡土中国》中相关概念的一项是(  ) A.这门子道:“这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今告打死人之薛,就系丰年大雪之‘雪’。也不单靠这三家,他的世交亲友在都在外者,本亦不少。老爷如今拿谁去?”(《红楼梦》第四回)———差序格局 B.刘姥姥道:“我倒替你们想出一个机会来。当日你们原是和金陵王家连过宗的,二十年前,他们看承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