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997719

选择性必修2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课件(共23张PPT)

日期:2025-11-0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109566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选择性,必修,5课,工业革命,工厂,制度
  • cover
(课件网) 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工业革命前后生产方式有何变化? 家庭式劳作 手工作坊 手工工场 机器大生产(工厂) 手工劳动(分散) 机器大生产(集中) 机器大生产带来了劳作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 工业革命(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它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次革命。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课程标准】 1.认识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对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 政治条件 经济条件 资本 劳动力 市场 技术 其他 资源 政策 英国“光荣革命”后,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国内政局稳定,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 殖民扩张(不平等贸易、黑奴贸易)促进资本原始积累 圈地运动提供大量自由劳动力 英国有丰富的发展工业的资源 手工工场水平较高,劳动分工细致,工具趋专门化,工人技术纯熟 17世纪中叶英国成为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科学家热心于生产技术的改进。 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需求增长,手工生产的产品已不能满足需要,提高生产力成为当务之急。 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能为资本家带来利润的技术革新。 材料:“在英国工业化之初,能够压倒潜在对手的有利条件之中,没有一个条件是绝对突出的。但是这些有利条件合在一起,却形成了光辉灿烂的星座。” ———马克垚 《世界文明史》 【回顾】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生产力:“蒸汽时代” 生产组织:工厂制度 阶级结构:工业资产阶级VS工业无产阶级 社会生活:城市化进程加快、休闲娱乐、体育运动、文化教育 社会问题:贫富分化加剧、工人居住条件恶劣等 世界联系: 【回顾】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影响 选择性必修2 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一、生产方式之变: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e7d195523061f1c01ef2b70529884c179423570dbaad84926380ABC1F97BAEF0C8FC051856578EAB7874501A1FFE158C4981707381814BCC4D9A8E3554438DEE4FBCF5A5B4D2A8B0989AB57E8BAC65EB486172191761AFEFAD98399B7F929649E3C9CC3C2EDB05375483D52C873C1D6A323B353A12750684349CA2B1649B470708ACE6AB0C23D190 一.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生产力与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生产力变化: 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生产组织形式(劳作方式)变化: 工厂制度(集中劳作)取代零碎分散的劳作 (1)生产专业化:分散的手工工场———集中的手工工场 1.背景: 英国手工工场 英国家庭手工作坊 英国机器大工厂 (2)技术革命:18世纪60年代以来,以改良蒸汽机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革命,引发了从手工劳动到机器大生产的巨大变革。 2.影响: 机器大生产带来了劳作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大批产业工人被工厂主聚集起来,在专门化的厂房中劳动,彻底改变了手工作坊零碎分散的生产状态。 (一)生产力变化: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现代工厂诞生的标志: 1771年阿克莱特建立水力纺纱厂 工厂 工厂 制度 独立于家庭生产之外的,确立了近代生产原则、有组织地集中劳动的场所。 材料:“以机器取代手工工具,以蒸汽机取代人力、兽力、水力、风力……把大量的机器和人力集中在厂房里,实现劳动分工的高度专业化,把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机器合理地组成机器系统,形成生产的流水线,科学计算每道工序需要的时间,合理安排劳动力。这样,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诞生了……” ———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 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它建立在细致的劳动分工和使用机器的基础之上,是大规模集中生产的生产组织。 (二)劳作方式的变化:工厂制度取代分散劳动 2、工厂制度特点: 上班方式: 管理制度: 作业方式: 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