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013556

三《项链》教案)【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教案 查看:20次 大小:213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模块,基础,2023,高教,专用,中职
  • cover
《项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项链》是统编版中职语文教材基础模块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其一。本单元所选作品,多反映出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人生百态,社会复杂。具有深刻的思想主题、丰富的文化内涵、极高的艺术价值。 《项链》创作于1884年,这个时期的法国,人民生活两极分化、贫富差距日益严重,导致许多人对现实生活极度厌恶,对上流社会骄奢淫逸的糜烂生活又十分艳羡,所以他们总想用尽各种办法,跻身于上流行列。可以说整个社会群体陷入了一种爱慕虚荣的病态心理中,而莫泊桑的这篇《项链》正是对这一社会现状的无情揭露。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感受小说精巧的构思及波澜起伏的情节; 2.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主人公玛蒂尔德的性格特征及发展过程; 3.审美鉴赏与创造:培养学生学习多角度审视、评价小说人物的能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把握主人公玛蒂尔德的性格特征及发展过程;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研读人物描写,概括玛蒂尔徳的形象。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多角度审视、评价小说人物的能力。 【教学方法】 引导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任务导向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视频播放) 她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但小资产阶级的她却生活在道德沦丧、生活糜烂、惟利是图的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她不可避免地染上羡慕上流社会追求虚荣的习气。她曾在一次舞会上出尽风头、备受青睐,却也为此付出了极不寻常的代价。她就是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经典之作《项链》中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这个既可怜又可爱的女主角吧! 二、作者介绍 莫泊桑,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六部长篇小说和三百多篇中短篇小说,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长篇小说:《一生》、《漂亮朋友》 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他与俄国的契·科夫和美国的欧·亨利一起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欧洲短篇小说创作“双璧”:法国莫泊桑,俄国 契诃夫。 三、写作背景 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骄奢淫逸的糜烂生活和唯利是图的道德观念影响到整个社会,追求享乐、爱慕虚荣,成为一种社会风气。这种风气在小资产阶级当中同样盛行,他们羡慕上流社会,爱慕虚荣。作者长期在政府小科员圈子中生活,对于他们有很深的了解。 四、整体感知 故事讲述了一个小公务员的妻子玛蒂尔德参加一次晚会,向朋友借了一串钻石项链,来炫耀自己的美丽。不料,项链在回家途中不慎丢失。她只得借钱买了新项链还给朋友。为了偿还债务,她节衣缩食,整整劳苦了十年。最后得知所借的项链却是一串假钻石项链。 浏览课文,思考问题:1.小说的主人公是谁?2.主人公干了什么事情?3.事情的结局是怎样的? 【明确】1. 马蒂尔德:一个虚荣的女人,她出身一般,靠丈夫辛辛苦苦工作,维持着小资产阶级的生活,本来也平静安稳,可她善于比较,跟别人一比,她看见的都是自己生活的贫瘠,所以总是抱怨这不好那不行的。 情节分析:①第一节,对人物的心理描写(七个“梦想”)。②第二节,写她得到请柬后的忧愁。③第三节,借项链过程中的感情变化。④第四节,夜会上的成功(四个“陶醉”)。 2. 借项链。马蒂尔德为了出席一次盛大的晚会,她用丈夫积攒下的400法郎做了一件礼服,还从好友那里借来一串美丽的项链。在部长家的晚会上,玛蒂尔德以她超群的风姿出尽了风头,她的虚荣心由此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可她竟然把借来的项链丢失了。 “项链”这篇小说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①本文以项链为线索展开情节,用项链这一物组织材料,一环扣一环(从结构角度);②项链牢牢系住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的行为、语言和心理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