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017844

统编版(五四制)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4.12《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03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4次 大小:156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统编,下册,课时,第一,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4.12
  • cover
12《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是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最后一课,聚焦消费过程中的浪费现象,引导学生了解食物浪费的危害,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本课是第一课时,针对餐桌上的浪费现象,引导学生正视自己和他人的浪费现象,认识其严重后果,引导他们做到节约食物、拒绝浪费。 本课依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主题二“我的家庭生活”第 4条“了解家庭经济来源和生活必要的开支。学习合理消费、勤俭节约的途径和方法。”而编写。本课由两个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餐桌上的浪费”,首先从食物浪费入手引导学生正视自己和他人的浪费现象,认识食物浪费的严重后果,引导他们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做到珍惜食物、拒绝浪费。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 还有哪些浪费可以避免”,引导学生调查不同的浪费现象,探究浪费现象产生的原因、带来的危害、背后的错误观念等,最终形成反对浪费、提倡节俭的共识,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两个板块之间存在着递进关系,由点到面、由浅人深,从聚焦生活中的食物浪费扩展到其他形形色色的浪费,并展开更加深入的探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认识餐桌上的浪费现象,了解食物浪费的严重后果。 2、认识到浪费行为是对劳动者的不尊重。 3、知道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从自身和小事做起,节约粮食、拒绝浪费。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认识餐桌上的浪费现象,了解食物浪费的危害。 教学难点: 认识到浪费行为是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错误做法,做到节约粮食、拒绝浪费。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初步具有绿色环保意识,但对于如何将勤俭节约的意识和行动贯彻到日常实际生活中还是比较欠缺的。 本课时设计: 观现象,算数据,挖根源,支妙招四个环节,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并积极践行绿色生活的理念,学会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营造节省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氛围。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课前查找关于浪费方面的资料,做浪费危害调查。 学习方法:直观演示法、活动探究法、集体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视频导入: 故事《食物的哭诉》学生观看视频内容,思考问题,讨论交流。 2、出示图片:二张图片,都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浪费现象。 3、播放记者的视频,引出思考: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拒绝餐桌上的浪费,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设计意图:初步认识餐桌上的浪费现象,引出课题。 二、活动一:观现象,浪费行为我发现。 在课前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任务,去调查身边有没有类似视频中的浪费现象,现在谁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调查结果呢。二张图片展示 小结:浪费食物有多种表现: 把不爱吃的食物扔掉是浪费;盛得多而吃得少,倒掉饭菜是浪费;点菜过多而吃不完,不打包拿走是浪费;边吃边玩,随意把饭菜掉在地上是浪费... (三名同学:过生日的大蛋糕,祝寿的宴席,网络上的吃播。) 同学们回忆一下你经历过这些吗?同学们,你有什么话想说呢? 小结: 我们应该杜绝这种行为。 学生活动设计 (自主学习、小组活动、课堂展示) 设计意图: 让学生从身边小事入手,感受浪费现象无处不在。培养学生即兴表演能力,懂得浪费食物是一种不好的习惯。认识生活中浪费行为的表现。 三、活动二:算数据,浪费之“害”我知晓 教师:看来同学们平时真的非常注意观察了呢,要不然怎么能列举出这么多浪费的现象啊。但是像这样的,我们身边的浪费现象通常被忽视,也许每次浪费的量看起来并不多,但是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就是一个大的数目了,不信,我们来算一算吧。出示 50克大米。引导学生算出数字。三张图片(水桶,牛,大象) 小结: 得到这个触目惊心的数字,你还觉得这是小小的浪费吗?视频,1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