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036164

11.2《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共51张PPT)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5-09-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9次 大小:16957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1.2,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51张,PPT,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写有一首《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赞叹项羽是一个英雄,不愿意苟且偷生。 项羽由曾经的西楚霸王到最后落得英雄末路、乌江自刎的凄凉下场,他的一生足以引发后人许多感慨。他在乌江自刎前曾用这样一句话总结自己的惨败原因———天之亡我”。 那么,项羽由盛而衰,由兴而亡,真是天要亡他吗 我们通过学习课文和历史,就知道事实并非如此,项羽至死也未意识到自己失败的真正原因。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探讨“盛衰之理”究竟是在“人”还是在“天”的文章———《五代史伶官传序》看欧阳修在这篇史论中向我们阐述了一个怎样的观点。 解题 五代史伶官传序 1.五代【唐宋之间的五个朝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战乱频仍的动荡时期。在这短短53年间,先后换了四姓十四个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 2.五代史:即二十四史之一的《新五代史》,记载907年至960年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的历史。 3.伶: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 4.伶官: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做伶官。 5.传 [ zhuàn ]:叙述历史故事的作品(多用于小说名称)。《新五代史·伶官传》记述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败政乱国的史实。 6.序,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编者的“按语”,亦称“叙”,或称“引”,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内容多说明它的内容,写作缘由,经过,旨趣和特点;别人代写的序叫“代序”,内容多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如《滕王阁序》、《兰亭集序》、《送东阳马生序》、《琵琶行(并序)》、《归去来兮辞(并序)》。 7.本文是《新五代史·伶官传》开头的短序,是一篇史论。 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历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 政治上曾支持过范仲淹等的革新主张,文学上主张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 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有《欧阳文忠集》。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 他在诗、文、书法、文论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著有《欧阳文忠公集》。 在史学方面,与宋祁等人合著《新唐书》,又单独编纂了《新五代史》。他的文章,叙事简约且富有波澜,语言酣畅又自然凝练,《伶官传序》就很好地体现了这样的风格特点。欧阳修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和理论,奠定了一代文风。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 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