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047647

第五单元第15课四、网络道德规范 教案 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5-06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4次 大小:244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五,单元,15课四,网络,道德,规范
  • cover
网络道德规范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网络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掌握网络社交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如尊重他人隐私、不传播谣言等。 学会识别和避免网络不道德行为,如网络欺凌、盗用他人成果等。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网络道德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文明上网、健康上网的意识。 使学生认识到网络道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网络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网络不道德行为的识别和防范方法。 2.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网络道德规范的内涵,培养自觉遵守的习惯。 如何在实践中有效运用网络道德规范,提高自我约束能力。 三、教学准备 - 演示用计算机和投影仪。 - 网络道德相关案例和示意图。 - 课后练习题和答案。 四、教学过程 【导入】(约5分钟) - 提问导入:“你们平时上网时有没有遇到过不文明的行为?比如骂人、传播谣言等。” -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这些行为都是不道德的,违反了网络道德规范。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如何做一个遵守网络道德的好网民。” 【新课讲解】(约35分钟) 1. 网络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约5分钟) 讲解网络道德规范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强调网络道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遵守网络道德的重要性。 2. 网络社交中的基本道德规范(约10分钟) 尊重他人隐私:不窥探、不传播他人隐私信息,保护个人隐私权。 不传播谣言:不制造、不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维护网络信息的真实性。 文明用语:不使用侮辱、谩骂等不文明用语,保持网络交流的友好氛围。 遵守法律法规:不发布、不传播违法信息,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3. 网络不道德行为的识别和防范(约10分钟) 网络欺凌:讲解网络欺凌的表现形式和危害,引导学生学会识别和防范。 盗用他人成果:强调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重要性,禁止盗用他人作品。 恶意攻击:讲解恶意攻击的类型和防范措施,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4. 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约5分钟) 强调自律意识: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不做违反道德的行为。 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独立思考,不盲目跟风,避免被不良信息误导。 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网络道德建设,共同维护网络健康环境。 5. 操作步骤演示和注意事项(约5分钟) 演示如何在网络社交中遵守道德规范,如设置隐私保护、举报不良信息等。 强调在上网过程中时刻保持警惕,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 【学生互动环节】(约15分钟) - 分组任务: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每组选择一个网络道德相关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教师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 小组展示: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展示本组的讨论成果,分享对网络道德规范的理解和实践经验。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讨论。 - 教师总结点评,强调网络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和实用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上网过程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做一个遵守网络道德的好网民。 【总结提升】(约5分钟) - 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和操作技能,强调网络道德规范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上网过程中继续探索和实践网络道德规范,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和综合素养。 五、课后练习 选择题: 1. 以下哪个行为违反了网络道德规范?( ) A. 尊重他人隐私 B. 不传播谣言 C. 使用侮辱性语言 D. 遵守法律法规 2. 在网络社交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 ) A. 随意泄露个人信息 B. 设置隐私保护功能 C. 不使用任何安全措施 D. 相信陌生人的请求 3. 当遇到网络欺凌时,以下哪个做法是正确的?( ) A. 忍气吞声,不采取任何行动 B. 以牙还牙,进行报复 C. 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 D. 转发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