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81136

第三单元 第五课《为网络数据加把锁》 教案【教科版】信息科技 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28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4次 大小:3056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三,单元,第五,为网络数据加把锁,教案,教科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课《为网络数据加把锁》教学设计 课题 为网络数据加把锁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七年级下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能通过网址前缀(HTTP/HTTPS)及浏览器安全标识,主动识别网站传输协议类型,避免在非加密页面提交敏感信息,防范数据泄露风险。计算思维:理解对称加密(密钥传递风险)与非对称加密(公钥/私钥)的差异,分析HTTPS混合加密如何解决数据传输效率与安全性矛盾。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运用开发者工具(F12)检测网页传输协议类型及加密状态,结合校园网诊断实践,提出“升级HTTPS协议”“定期核查数字证书”等优化建议。信息社会责任:在公共网络环境中主动规避HTTP明文传输风险,传播“锁形图标”“证书校验”等安全常识,推动校园群体提升网络数据防护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HTTP数据可被监听、篡改的本质缺陷,掌握HTTPS通过加密与身份认证实现安全传输的核心原理。明确对称加密(高效)与非对称加密(安全)的互补关系,掌握HTTPS通过非对称加密传递密钥、对称加密传输数据的组合策略。理解CA机构签发证书的流程,掌握浏览器通过域名匹配、证书链校验等环节验证网站身份的真实性。 教学难点 区分公钥(公开加密)与私钥(私有解密)的作用,理解“魔法盒”加密后仅私钥可解密的单向性逻辑。厘清浏览器生成随机密钥A→公钥加密→网站私钥解密→协商完成对称加密的完整闭环过程。掌握域名绑定、数字签名等技术如何防止非法人员伪造或调包CA证书,避免中间人攻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聚焦信息时代的关键是安全,安全的核心是密码。可以说密码的发展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网络安全发展水平。密码曾经与防火墙和入侵检测一起,扮演着保卫网络空间安全“三兄弟”的角色。在认识防火墙和入侵检测之后,本课将运用加密技术为网络数据安全加把锁。2.探索在存储和传输的过程中,如何保护学校个人数据的隐私和完整性呢?那就得学习加密网络传输了。各种网络平台都要使用网络加密技术,来主动防范非法用户窃取数据信息。播放视频《 HTTP与HTTPS到底有啥不同?》。 两两一组,用简单的加密方法传递信息给对方组员。使用简单的加密工具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观看视频 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加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帮助学生理解加密在保护数据隐私和完整性中的作用。了解网络安全。 讲授新课 新知讲解:一、探索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大主流浏览器对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简称HTTP)网站会发出“不安全”警告,并提醒用户不要在该网站输入任何敏感信息,以防被非法人员盗取。同时鼓励网站实现超文本传输安全协议(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Secure,简称 HTTPS )加密,以提高其网站的安全性。二、能量加油站超文本传输安全协议,是以安全为目标的超文本传输协议通道,在 HTTP 的基础上通过传输加密和身份认证来保证传输过程的安全性。三、议一议为什么 HTTP 会被认为是一种不安全的传输协议 在网络传输时,它会存在哪些问题 请结合数据被监听和数据被篡改的图示和小组同学讨论,把结果填写在下面的框中。为什么HTTP不安全?:HTTP就像在课堂上大声传纸条,所有人都能看到内容。它传输数据时不加密,信息容易被“偷看”或“乱改”。问题1:数据被监听(偷看) [用户] → (明文信息:账号密码) → [黑客] → [网站服务器] (黑客像“中间人”一样截获信息) 例子:如果你用HTTP登录游戏账号,黑客可能像“偷听”一样看到你的密码。数据被篡改(乱改) [用户发送“买1个玩具”] → [黑客改成“买100个玩具”] → [网站服务器] (黑客像“恶作剧”一样修改信息) - 例子:你让妈妈转10元给朋友,结果坏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