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052527

二《青纱帐——甘蔗林》 课件(共18张PPT) 2023—2024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841166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2023,2024,模块,基础,语文,中职
  • cover
(课件网) 青纱帐 — 甘蔗林 郭小川 看见了甘蔗林,我怎能不想起青纱帐! 北方的青纱帐啊,你至今还这样令人神往; 想起了青纱帐,我怎能不迷恋甘蔗林的风光! 南方的甘蔗林哪,你竟如此翻动战士的衷肠。 导入 “青纱帐”是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农田景观,通常是在夏季,大片的高粱、玉米等高杆作物生长茂密,形成一片绿色的帐幔,远望如绿色的纱帐。这种景象在北方农村非常常见,也是中国农村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青纱帐 导入 “甘蔗林”是指大规模种植甘蔗的田地或区域,通常呈现出一片密集的甘蔗丛,是糖业的重要生产基地。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地。 甘蔗林 一、教学目标 了解郭小川的生平及作品。 理清诗歌的行文思路, 掌握“青纱帐”和“甘蔗林”的象征意义。 让学生能够通过诗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01 02 03 01 二、走进作者 郭小川(1919年9月2日-1976年10月18日),原名郭恩大,中国近代诗人,出生于河北省丰宁县凤山镇。他青年时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抗战前开始创作,后来到延安开展工作。曾任丰宁县县长,长期在中南地区和中宣部做党的理论宣传工作,后调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诗刊》编委,《人民日报》特约记者。 郭小川的诗歌创作可分为两类:政治抒情诗《致青年公民》、《向困难进军》《望星空》等;长篇叙事诗《林区三唱》、《团泊洼的秋天》等。成名作是政治抒情诗《致青年公民》。 三、写作背景 《青纱帐·甘蔗林》写于1962年3月,6月至9月在中国海防前哨改成。当时,中国人民在党中央领导下,战胜了连续三年的严重困难。1962年初,中国共产党召开了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总结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号召发扬战争年代的精神。诗人满怀革命激情,访问了祖国的北方和南方,北方遥远的青纱帐象征了昨日艰苦的斗争岁月,南方芬芳的甘蔗林象征了今日美好的生活,从他们意义的连接中体现出继续革命的主题思想。 三、写作背景 1962年初,郭小川再度来到厦门,他站在香甜的甘蔗林里,联想到远在千里的北方的青纱帐,回忆起青年时期参加八路军,在青纱帐里打游击的战斗经历,曾经战火般严峻艰辛的岁月顿时涌上诗人的心头。诗人体味了困难和斗争,胜利和欢乐,领悟了其中深刻的道理。如诗人自己所说,《甘蔗林--青纱帐》便是“表现了我对克服困难的信心”。 三、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者巧妙地将青纱帐和甘蔗林这南北互不相属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并赋予深刻的象征意义,相互映衬,体现了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内在联系,歌颂了继往开来、代代相传的革命传统,抒发了对老一代永葆革命青春,新一代健康成长,新老两代并肩战斗,建设和保卫祖国的欣慰之情。 四、重点字音 衷肠(zhōnɡ) 肠 凛(lǐn liè) 高粱(liánɡ) 高亢(kànɡ) 琼浆(qiónɡ jiānɡ) 挑衅 tiǎo xìn) 青纱帐(zhànɡ) 埋葬(zànɡ) 炽(chì)热 苍茫(mánɡ) 宽敞(chǎnɡ) 秸秆(jiē ɡǎn) 五、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1)总体上抒发了诗人对青纱帐和甘蔗林的深厚感情,并表明了青纱帐和甘蔗林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部分:(2-11)青纱帐与甘蔗林的异与同,指出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时代的必然联系,说明自己之所以如此激动的原因。 第三部分(12)总结全诗,点明“青纱帐”与“甘蔗林”的象征意义。 文章结构 六、文本赏析(1) “怎能不.......”突出了“青纱帐—甘蔗林”的内在联系,充分表达了诗人浓郁的革命激情。 “至今还这样令人神往”,说明青纱帐留给诗人的记忆是深刻的、美好的、永远难忘的。 “竟如此翻动战士的衷肠”,说明诗人的深广的思绪,是从使人迷恋的甘蔗林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