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070164

普高音乐必修《音乐与舞蹈》第二单元——中国汉族民间舞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日期:2024-12-27 科目:音乐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31次 大小:7770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普高,音乐,必修,音乐与舞蹈,第二
  • cover
普高音乐必修《音乐与舞蹈》第二单元———中国汉族民间舞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内容综述】内容简介:本单元为高中必修音乐与舞蹈中的第二单元《中国汉族民间舞》一课,学习内容主要是以山东秧歌与云南花灯为主的两类汉族民间舞,主要作品有《春天》、《山东鼓子秧歌》、《云南花灯》、《红绸舞》、《黄土黄》等舞蹈剧目,根据其不同的舞蹈与音乐的风格来体验感受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作品联系:本单元从鉴赏南北两地独具特色的不同舞蹈种类秧歌与花灯等,从而了解汉族民间舞蹈的形成过程、分布地域、文化内涵等特点。通过欣赏群舞《春天》《山东鼓子秧歌》以及《云南花灯》,从而掌握秧歌与云南花灯的风格、特点以及表演形式。欣赏《红绸舞》、《黄土黄》两个剧目,感受北方秧歌的特点,并体验道具对舞蹈展现的重要性。教学价值:通过欣赏具有代表性的秧歌与花灯两大类的舞蹈,鉴赏学习优秀的舞剧片段,激发、培养学生对汉族民间舞的热爱与理解,充分了解其舞种的起源与发展,感受民间舞蹈的种类繁多以及审美韵味,并体验舞蹈与音乐的关联以及了解不同种类的汉族民间舞的道具运用和舞蹈动作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关注。通过学习,掌握必要的鉴赏分析能力。 【单元学习目标】审美感知:通过对《春天》、《山东鼓子秧歌》、《云南花灯》等剧目的欣赏,具备对汉族民间音乐的节奏和情绪识别舞蹈种类的能力;同时对其不同地域的汉族民间舞基本手型、动作组合、表演形式及情感表达的具有一定的认知与感悟辨别能力;在汉族民间舞蹈的学习表演和创编活动中,充分感受体验汉族民间舞蹈的审美韵味。艺术表现:掌握规范的代表性汉族民间舞动作和动作组合,具备准确运用汉族民间舞蹈的道具、音乐来展现舞蹈的能力,以及分析作品、表演作品、表达情绪的艺术表现能力。文化理解:了解不同种类的汉族民间舞道具和舞蹈动作的文化内涵,对汉族民间舞产生的地域文化、社会文化及汉族民间舞的风格特点有一定的赏析和理解能力。 【单元教学安排】课时数量:3课时 教学顺序:学习要点:欣赏舞蹈剧目、了解不同种类的舞蹈的来源、风格特征、文化特点及其动作组合与道具运用。素养指向:舞蹈音乐情感体验、舞蹈文化理解、舞蹈动作组合、舞蹈实践能力。【单元学习评价】【单元教学建议】1. 本单元课程内容较大,可以鉴赏、实践、编创为三大块进行开展教学活动。2. 可从最为基本的动作组合开始教学导入,三种秧歌的不同特点做一基本区分,以及所用的道具素材。3. 需从人文、地域等特点做分析,了解“北歌南灯”的由来。4. 强调道具对舞蹈作品呈现的重要性,并使学生编创其中。 【第一课时】山东秧歌 【教材简析】 汉族民间舞蹈是中华民族舞蹈文化中的瑰宝,我国汉族民间舞种数以百计。 《春天》则是编导王玫以山东胶州秧歌为素材创作的民间舞蹈,其乐曲《春天》是根据电影《红日》的插曲《谁不说俺家乡好》改编而成。旋律亲切、朗朗上口,富有其地方特色,广为流唱、脍炙人口。舞蹈则是欢快、明亮的基调,表现了春天的美好和人们对春天的向往。 【学情分析】 本课学习对象为普通高中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但在与于舞蹈的鉴赏学习上缺少一定的经验性,对于汉族民间舞蹈种类及特点缺少一定的知识量,肢体律动乐感等较为一般。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春天》、《山东鼓子秧歌》的学习,能够对山东秧歌的形成过程、文化特点、表演形式有一定的了解。2.学习鼓子秧歌的持鼓基本手型以及其动作组合,对山东秧歌的三种不同类型(胶州秧歌、海阳秧歌、鼓子秧歌)的风格特征、动作特征、音乐特征有基本了解与区分。3.感受汉族民间舞———山东秧歌的独特魅力以及人文情怀。 【教学重难点】 1. 了解掌握三种秧歌的特点,能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