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074999

三《画里阴晴》同步练习(含答案)【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

日期:2025-05-13 科目:语文 类型:试卷 查看:63次 大小:454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中职,模块,基础,2023,高教,专用
    一、基础题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宜兴( ) 真谛( ) 浓酣( ) 透露( ) 渲染( ) 色调( ) 模仿( ) 协调( ) 渗透( ) 含蕴( ) 2.下列选项中对课文中提及的绘画知识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水彩画是用水彩绘成的画,水彩是用水调和后使用的绘画颜料,能表现出透明、轻快、湿润等特有效果。 B. 水墨画是指纯用水墨不着彩色的国画。 C. 印象派是19世纪下半叶在我国兴起的一个画派。 D. 油画是西洋画的一种,用含油质的颜料在布或木板上绘成,能表现出物体的真实感和丰富的色彩效果。 3.下列选项中对应关系错误的一项是( ) A. 吴冠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B. 潘天寿———默看细雨湿桃花。 C. 张志和———《渔歌子》———斜风细雨不须归。 D.《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4.下列选项中对“我……头发都灰白了,还拿不定主意该定居到油画布上呢,还是从此落户在水墨之乡了!”一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拟人 B. 比喻 C. 拟物 D. 排比 5.下列选项中关于课文内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微雨天中的故乡景致更像一幅山水画。 B. 作者喜欢阴雨天的景色,并有自己的创作风格,与他长期留学在外,受国外传统文化的影响分不开。 C. 作者对“江南不宜画油画”的说法是非常赞同的。 D. 写“湿衣服穿在身上不舒服”,主要作用是反衬。 6.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我自学过水彩画和水墨画后,便特别每欢天和微雨天的景色,我不喜欢英国古老风格的海南画。我以往的水彩画可说是水墨画的变种、从意的明和情趣方面看,模仿西洋的手法少,受益于中国画的成分多,西洋画中也有表现风而的题材,但西画中是将风雨作为一种事故或大自然的变态来写的,很少将阴雨作为一种欣赏对象的审美趣味来表现。西方风景画之独立始于印象派,印象派发源于阳光,画家们投靠阳光,说光就是画面的主人,因之一味分析色彩与阳光的物理关系,甚至说“黑”是与“白”都不是色彩,而中西画家大都向醉于旧先光所刺激的强烈的色彩感,追求亮、艳、丽、华、鲜……多半是从“晴”派生出来的。 曾有画油画的人说:江南不宜画油画。大概就是因为江南阴雨多,或者他那油画技法只宜对付洋式的对象。数十年来,我感到在生活中每次表现不同对象时,永远需寻找相适应的技法,现成的西方的和我国传统的技法都不很合用。浓而滞的油画里有时要吸收水分,娇艳的色彩往往须渗进墨韵人们喜欢睛天,有时也喜欢阴天、如果阴与暗中体现了两种审美趣味,则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又画油画又画水墨,我的这两个画种都不纯了,只是用了两种不同的工具而已,头发都灰白了,还拿不定主意该定居到油画布上呢,还是从此落户在水墨之乡了! (1)文中“派生”的意思是 (2)联系上下文,解释选文中加点字词的含义。 变种: 变态: 投靠: (3)用自己的话写出西洋画家和作者对阴雨的不同感受。 (4)在选文中用横线画出有些人认为“江南不宜画油画”的原因。 (5)“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的含义是什么?比喻什么? 二、课外阅读。 青山白发 林清玄 行于北莺公路上,道路左边窜出来一丛丛苇芒,右边也窜出了一丛丛苇芒,然后车子转进了迂回的山路,芒花竟像一种秋天的情绪,感染了整片山丘,有几座乔木稀少的小丘,蒙上了一片白。 我忍不住下车站在整山的白芒花前,青色山脉是山的背景,那时的苇芒像是水墨画的留白,这留白的空间虽未多着墨,却充满了联想,仿佛它给山的天地间多留了空间,我们可以顺着芒花的步迹往更远的天地走去。我站在苇芒花的中间,虽不能见到山的背面,也看不到那弯折的路之尽头,但我知道,顺着这飘动的白色寻去,山的背面是苇芒,路的尽头也是苇芒。 北莺公路是我经常旅行的一条路,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