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泛舟海上》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夏日泛舟海上》是一首3/8拍的歌曲,由英国诗人费里斯根据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创作的歌剧《弄臣》中的片段《女人善变》重新填词而成。歌曲结构规整,旋律流畅,节奏明快,情绪活泼,表达了人们喜悦幸福的心情。有六个乐句组成,前四句采用了完全重复的手法,节奏平稳,旋律以模进的方式进行,为人们描绘出一幅明媚的夏日里,人们乘坐小船在海上尽情游玩的欢乐场面。第五六乐句与前四乐句在节奏上形成对比,旋律线上扬,使人感觉动力更强,充满活力。 这首歌虽简单易学但不失巧妙,本节课主要通过听、唱、练、动、赏、创等教学方式让学生不断地感受、理解歌曲的风格特征,用自然舒展的声音、真挚的感情准确演唱歌曲,表达歌曲的意境。同时通过拓展延伸和创编歌词,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课型 唱歌综合课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聆听、演唱、欣赏和创编等活动中体验歌曲的意境,理解作品的内涵,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听、唱、练《夏日泛舟海上》,对比欣赏《女人善变》,为旋律重新填词等活动,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3、知识与技能 用自然、舒展的声音、真挚的感情准确演唱《夏日泛舟海上》;认识“重复”与“模进”的音乐创作手法;,掌握延音、三连音的演唱方法以及歌曲中各种音乐记号的作用并准确表现。 二、教学重点: 用自然、流畅、舒展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 三、教学难点: 歌曲中各种音乐记号的准确运用。 四、教学过程: (一)律动导入 1、师生问好 2、律动导入 (1)首先请同学们跟老师学两组动作。 (2)跟音乐做律动,同时感受音乐的情绪。师生交流感知:这段欢快、活泼、充满活力的音乐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夏日泛舟海上》,请大家翻到课本54页。 【设计意图】七年级的学生演唱水平和感受能力较以前有很大的进步,但主动参与和表现的欲望仍需加强,简单的律动可以迅速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提高学习兴趣。 (二)精听细品 1、 完整聆听歌曲,同时思考: 歌曲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采用了什么样的节拍 (描绘出一幅明媚的夏日里,人们乘着小船在海上尽情游玩的欢乐场面,3/8拍) 【设计意图】问题简单易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也因为交流感知使学生加深了对歌词的理解,为接下来的歌曲学唱扫清了情感障碍。 2、划拍聆听歌曲第一段,并为歌曲划分乐句(歌曲一共有六个乐句,在课本上做好标记) 【设计意图】划分乐句可使接下来的分析清晰明了,更有针对性。 3、小声跟唱第一段,同时体会:各乐句在旋律创作上有什么特点? 通过学唱、分析,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前四句采用了完全重复的创作手法,并加以体验。 4、跟唱第一段,并通过模唱旋律、教师与学生接龙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模进的创作手法,并加以表现。 教师补充:因为采用了完全重复和模进的创作手法,使得这首歌特别易于上口。据说曲作者威尔第在创作这部作品时,也因为担心观众一学就会失去新鲜感,所以直到演出的前一天才将乐谱交给演员排练,结果正式演出的时候还是不断地被掌声和欢呼声打断,这段旋律也迅速传遍意大利各地。 【设计意图】美国作曲家科普兰说过:“你要听懂音乐吗?第一是听,第二是听,第三还是听。”带着问题有目的的聆听会引发学生对音乐的思考,使学生听得更深入,理解的更透彻,接下来的歌唱表现才会更到位。 5、突破难点 (1)三连音:刚才的演唱大家有没有觉得不够准确的地方?(提醒学生找到问题所在,并通过唱谱、唱词加以体验从而唱准) 完整演唱三段歌词,加深学生情感体验。提醒学生注意情绪要欢快,要充满活力。 (2)延音。完整演唱时那一句又出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