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125459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6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追赶小明教案

日期:2025-10-14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3次 大小:901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北师大,数学,七年级,上册,应用,一元
  • cover
6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追赶小明 ●置疑导入 小明每天早上要在7:50之前赶到距家1 000 m的学校上学.一天,小明以80 m/min的速度出发,5 min后,小明的爸爸发现他忘了带语文书,于是爸爸以180 m/min的速度去追小明. 问题1:爸爸能追上小明吗? 问题2:爸爸追上小明用了多长时间? 问题3: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还有多远? 请让我们一起学习本节,解决这些疑惑. 【教学与建议】教学:直接展示———追及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建议:注意路程计算公式的变形,让学生熟练掌握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 ●复习导入 问题导入: 1.若小勋每分钟走120 m,则他5 min能走__600__m.(路程=速度×时间) 2.如果小勋用5 min绕学校操场跑了两圈(每圈300 m),那么他的速度为__120__m/min.(速度=) 3.已知小勋家距离高铁站1 800 m,他以5 m/s的速度骑车到达高铁站需要__6__min.(时间=) 【教学与建议】教学:通过几个简单的问题,复习路程、时间、速度等概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建议:让学生熟练掌握路程计算公式,并对公式灵活变形. *命题角度1 相遇问题 相遇问题是相向而行,常用的等量关系式是: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甲、乙之间的距离. 【例1】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若快车甲的速度为60 km/h,慢车乙的速度比快车甲慢4 km/h,A,B两地相距80 km,求两车从出发到相遇所用的时间.设x h后两车相遇,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C) A.+=60 B.x(x-4)=80 C.60x+(60-4)x=80 D.60x+60(x-4)=80 【例2】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相距65 km的两地相向而行,2 h后相遇.若甲比乙每小时多骑2.5 km,则乙的速度是每小时(B) A.12.5 km B.15 km C.17.5 km D.20 km 【例3】甲、乙两站相距510 km,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往乙站,速度为45 km/h,慢车行驶2 h后,另有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往甲站,速度为60 km/h.快车开出几小时后与慢车相遇? 解:设快车开出x h后与慢车相遇. 根据题意,得(60+45)x+45×2=510.解得x=4. 答:快车开出4 h后与慢车相遇. *命题角度2 追及问题 追及问题是同向而行.常用的等量关系式是:快者走的路程-慢者走的路程=两者之间的距离. 【例4】甲、乙两人练习百米赛跑,甲的速度是6.5 m/s,乙的速度是7 m/s,若两人从同一起点出发,乙让甲先跑1 s,则乙追上甲需(B) A.14 s     B.13 s     C.7.5 s     D.6.5 s 【例5】敌我两军相距14 km,敌军于1 h前以4 km/h的速度逃跑,现我军以7 km/h时的速度追击__6__h后可追上敌军. *命题角度3 航行问题 解决航行问题的关键是抓住速度公式:顺水速度=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逆水速度=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 【例6】一艘轮船在A,B两港口之间行驶,顺水航行需要5 h,逆水航行需要7 h,水流的速度是5 km/h,则A,B两港口之间的路程是(B) A.105 km B.175 km C.180 km D.210 km 【例7】一名极限运动员在静水中的划船速度为12 km/h,今往返于某河,逆流时用了10 h,顺流时用了6 h,则此河水流速是__3__km/h__. *命题角度4 环形跑道问题 环形跑道问题类似于直线跑道,也涉及同向与反向,同向是追及,反向是相遇. 【例8】某体育场的环形跑道长400 m,甲、乙两人在跑道上练习跑步.已知甲平均每分钟跑250 m,乙平均每分钟跑290 m. (1)若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背向而行,则经过多长时间两人第一次相遇? (2)若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同向而行,则经过多长时间两人第一次相遇? 解:(1)设经过x min两人第一次相遇. 根据题意,得(250+290)x=400.解得x=. 答:经过 min两人第一次相遇; (2)设经过x min两人第一次相遇. 根据题意,得(290-250)x=400.解得x=10. 答:经过10 min两人第一次相遇. 高效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