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 数据的收集 ●情景导入 活动内容1:播放歌曲《母亲》.同学们,你们知道母亲的生日吗?某年母亲节,电视台做了一个调查,调查结果如扇形图所示,从这幅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有什么感想? 活动内容2:复习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知识,你知道这三种统计图中的数据是怎么得到的吗? 【教学与建议】教学:通过设计“是否知道母亲的生日”这一问题,引出本章的学习内容.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和数据打交道,你知道这些数据是如何获得的吗?面对杂乱无章的数据,我们又该如何进行整理并采用合理的统计图来表示呢? ●置疑导入 活动内容: 问题1:昨天我们进行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单元检测,但我没来得及统计大家的成绩,如果想分析一下大家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掌握情况,我该怎么办? 问题2:如果规定90分以上为优秀,80至90分为良好,能不能告诉我,咱们班有多少名同学达到了优秀,多少名同学达到了良好呢? 问题3:你的数据是怎样得来的? 这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数据的收集. 【教学与建议】教学:通过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数据需要进行调查,进而引入新课.建议:问题的设置要能引导学生去调查数据,引导学生去思考. *命题角度1 数据的收集方式 调查活动要目的明确,常用的调查方式有:问卷调查、查阅资料和试验. 【例1】小明想知道银河系里恒星大约有多少颗,他可以获取有关数据的方式是(C) A.问卷调查 B.实地考察 C.查阅文献资料 D.实验 【例2】要调查全班同学每天看电视新闻的时间,可以用__问卷调查__法调查,调查的范围是__全班同学__.要了解中国、日本、美国、英国、俄罗斯的森林面积,可用的调查方式是__查阅资料__. *命题角度2 数据收集的步骤 明确收集数据的步骤是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的前提. 【例3】为了解我县初中2.3万名学生平均每天的读书时间,请你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将统计的主要步骤进行排序:①从2.3万名学生中随机抽取400名学生,调查他们平均每天的读书时间;②分析数据;③得出结论,提出建议;④利用统计图表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和表示.合理的排序是__①④②③__.(只填写序号) *命题角度3 数据的分析 解答这类题目,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例4】某市展览馆某天四个时间段进、出馆人数(单位:人)统计如下,则馆内人数变化最大的时间段为(B) 9:00~10:00 10:00~11:00 14:00~15:00 15:00~16:00 进馆人数 50 24 55 32 出馆人数 30 65 28 45 A.9:00~10:00 B.10:00~11:00 C.14:00~15:00 D.15:00~16:00 【例5】某市物价局就城镇居民对物价水平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可估计该市城镇居民对物价水平表示认可的约占__87.3%__. 【例6】某校七(2)班的学生在植树节开展“植树造林,绿化城市”的活动,本次活动结束后,该班植树情况的部分统计图如图所示,那么该班的总人数是__40__. 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 1.了解数据的收集方法和收集过程,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2.能对统计图表进行分析,获得必要准确的信息. 收集数据的步骤和方式. 掌握数据收集的基本方法,设计调查问卷. 活动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某年春我国西南五省市遭受了特大的干旱,水资源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小颖和小明对水资源问题也很感兴趣,他们各自进行了调查.在日常生活中,你也进行过这样的调查吗? 活动二:实践探究 交流新知 【探究1】 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 多媒体出示教材P155及与图相关的内容,提出问题: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通过观察折线统计图,与同伴交流从中得到信息,知道要节约用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