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126571

【核心素养】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5.3 第3课时 分式的混合运算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6-17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7次 大小:41126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3课时,格式,教案,运算,混合,分式
  • cover
5.3 分式的加减法 第3课时 分式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第3课时 分式的混合运算 课时 1 核心素养目标 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合作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进取心,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2.在活动中和小组探究中归纳总结出分式的混合运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严密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在具体问题情境的探索思考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 1.复习并巩固分式的运算法则. 2.能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 复习并巩固分式的运算法则. 教学难点 能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主要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二、探究新知 当堂练习,巩固所学 复习回顾,导入新知 1. 分式的乘除法则是什么?用字母表示出来: 2. 分式的加减法则是什么?用字母表示出来: 小组合作,探究概念和性质 知识点一:分式的混合运算 例1 计算: 师生活动:师生共同解答题(1): 学生独立完成题(2)、(3),教师要鼓励学生讲清每一步的算理,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运算过程,在讲解分析时,尤其要关注对有困难学生的个别指导. 完成练习后,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分式加减法混合运算的一般步骤,小组讨论后拍代表回答,教师总结. 要点归纳 1.计算时注意观察符号; 2.根据题型熟练运用添括号法则进行通分; 3.分母为多项式时,要先对分母进行因式分解. 计算结果要化为最简分式或整式. 典例精析 例2 已知 ,求 的值.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后,先让学生积极发言说明自己的解答方法;有的同学可能会给字母x,y可以取2,1,对于这种解法,不要简单地评价为错,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明白:字母x,y可以取2,1,也可以取其他更多的数,用一组特殊值来代替所有的不同的数是不严密的. 练一练 1.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 = -2.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代表板书,教师与其余学生评价并完善板书. 做一做 根据规划设计,某工程队准备修建一条长 1120 m的盲道. 由于采用新的施工方式,实际每天修建盲道的长度比原计划增加 10 m,从而缩短了工期. 假设原计划每天修建盲道 x m,那么 (1) 原计划修建这条盲道需要多少天?实际修建这条盲道用了多少天? (2) 实际修建这条盲道的工期比原计划缩短了几天?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 选学生作答,其他同学分析正误. 典例精析 例3 计算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分析本题的计算步骤和顺序———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减.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练一练 2. (如东县一模) 计算:.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代表板书,教师与其余学生评价并完善板书. 当堂练习,巩固所学 1. 计算 的结果为( ) 2. 填空: 3. 计算: 4. 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x=2023. 5. 先化简: ,当 b = 3 时,再从 -2 < a < 2 的范围内选取一个合适的整数 a 代入求值. 设计意图:复习分式的乘除法和加减法法则,为后面学习分式的混合运算准备. 设计意图:本例共有三个小题,题目的难度高于前两课时的要求,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解答题(1)时讲清每一步的算理,为学生独立完成题(2)、(3)做铺垫,培养应用能力.锻炼观察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设计意图:不打压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同时,引导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字母表示数的含义,然后通过练一练进行巩固;锻炼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数学化”的能力.教学中,应在学生充分思考、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进行讲解, 设计意图:锻炼综合运用分式的乘除和加减法法则进行混合运算的能力,然后通过练一练进行巩固. 设计意图:题1、2考查根据题型熟练运用添括号法则进行通分和化简的能力. 设计意图:锻炼分式的加减法混合运算能力. 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